|
6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貝爾格萊德同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舉行會談。會談後,尼科利奇向習近平授予塞爾維亞最高級別勛章“共和國一級榮譽勛章”,感謝習近平為中塞關係發展作出的傑出貢獻。 |
中評社香港6月20日電/這個夏天,中國外交再次落子歐亞大陸——6月17日至2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塞爾維亞、波蘭和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
法國《歐洲時報》6月17日載文《走歐亞三國“親戚” 乘“一帶一路”好風》,文章說,有學者將習近平此行形容成一次對傳統友好國家的“走親戚式”訪問。的確,塞爾維亞是中國的真誠朋友和在中東歐地區的首個戰略夥伴。波蘭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2011年中波建立戰略夥伴關系。已經有人關注到,這是繼2016年3月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後,習近平在短短3個月內第二次出訪中東歐國家。近年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外交互動頻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16+1合作”)亦走向成熟,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格局。如此創新性的次區域合作機制早已頗受贊譽。至於“絲路”古國烏茲別克斯坦,與中國是真誠互信的好夥伴,兩國關系正處於歷史最好水平。可以想見,習近平此行將“進一步增強中國與往訪國的戰略合作水平”。
當然,除了延續“親戚般”的傳統政治友誼,如何在新形勢下展開經貿合作同樣受到關注。從習近平此次出訪的布局不難看出,三個國家都是“一帶一路”沿綫的重要國家。中東歐,正是連接歐亞的重要樞紐和通道;烏茲別克斯坦自古就在絲綢之路上占據重要地位,而今在“一帶一路”的新語境下更是積極合作、尋求新的發展機遇;上合組織,則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的獨特紐帶。
可以說,“一帶一路”將是習近平這趟“走親戚”的最大“見面禮”。這將是一趟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與布局的發展之旅。自2013年習近平出訪中亞和東南亞時分別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後,倏忽三年,“一帶一路”在世界的見證下正由藍圖漸次變為現實。
而中國“一帶一路”的主張,與三國經濟社會發展現實,也有著更多契合性。比如塞爾維亞正積極推行的“再工業化”戰略,熱盼與“一帶一路”對接以吸引外資。又如波蘭,作為中東歐經濟總量最大國家、該地區唯一亞投行成員,亦希望成為中國進入歐洲的門戶。再如烏茲別克斯坦經濟以能源、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較為薄弱,互聯互通、產能合作潛力巨大。正因如此,三國也是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一批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