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社會裂痕加深、對立氛圍熾燃,考驗著蔡英文團結“國家”與謙卑治理的能力。尤其在爆發洪素珠辱罵榮民事件後,蔡英文雖第一時間譴責洪素珠,做出了有元首高度的表態,為藍綠和解打了一道光。但一則社會中隱伏的憤怒並未因此消失,只是目前憤怒的出口尚僅指向洪素珠與台灣民政府,不代表這樣的憤怒不會燒向政府。二則,蔡英文未能以同樣的和解高度處理馬赴港問題,錯失了深化社會和解的契機。這將是蔡英文治理“國家”的重大考驗,稍有不慎,即可能讓憤怒的火星燃成燎原大火。
第四,不必深論,就是日趨緊張、不安的兩岸關係。這一層次的真正危險與衝擊尚未出現,但箭已上弦,最後真正危機會不會出現?出現後民進黨政府能否帶領台灣走出危局?這其實是當前人心浮動一個重要原因。
在析論這四層危機後,下一個該關心的問題是,怎麼辦?誠然,蔡英文今日的困境,真要條條列列“算帳”,其中有相當比例應該是咎由自取。民進黨為了贏得選舉,說了太多“違心之論”,也留下太多“模糊”,以致今天只得頻頻急轉髮夾彎、不斷自打耳光,快速流失民信。
即便如此,大家仍須認知一個本報一直呼籲的政治現實:蔡英文的危機就是台灣的危機,蔡英文的失敗就是台灣的失敗。面對這四層危機,包括國民黨在內都不能以看好戲、樂觀蔡英文出糗的心態視之,必須以超然立場共同思索脫困的建設性方法。
不只是蔡英文有責任找出這個建設性方法,民進黨、國民黨乃至台灣人民都該“為自己”找出這條脫困之路。
這是一個四方功課,於蔡英文,必須要有堅持正確的勇氣,以“治國”導向決定“國政”大計,勿向派系妥協,勿被盟友綁架;於民進黨,關鍵在蔡英文的轉向是否正確,若為正確,就要跟上蔡英文的轉彎,若認為不正確,亦應以開放的態度允許黨內辯論;於國民黨,一切監督必須出於民本,而非政治報復;於全體人民,則需以大智慧,看穿黨爭,以民意督促朝野,罷鬥止爭,齊為台灣的安定繁榮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