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5日電/有來自歐洲的商會指,歐洲公司在對內地投資時,一般直接在內地設立總部,而不是透過香港投資。商會又說,香港需要明確自身定位,政府需制訂長遠的政策計畫,不能繼續依賴金融業、地產業及零售業,才能吸引新的投資者,保持競爭力。
香港商報報道,中國歐盟商會華南董事會主席AlbertoVettoretti表示,雖然在香港開設公司的手續非常簡單,但是中小型企業開設銀行卻在近年來變得困難,另外,香港的人工、土地等運營成本實在太高,一些好的創意很難在本地實現工業化生產,因此不少歐洲企業均考慮直接在內地開設總部。
歐企不通過香港投資內地
長期以來,香港的經濟都以發展金融業、地產業及零售業為重。Alberto表示,目前全球投資氣氛緊張,金融市場淡靜,零售業因旅客減少亦不斷下滑,地產業的發展模式亦無以為繼,香港需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明確自身經濟發展的定位,從而保持經濟地位。因此雖然香港在金融及相關服務方面發展成熟,但歐洲企業仍認為內地的發展潛力較大。
中國歐盟商會最新商業信心調查顯示,47%的受訪歐洲企業仍有意在華拓展業務,但相較於2013年的86%,這一比例大幅下降了39個百分點;56%的受訪企業表示在華經營正變得更加困難,較去年上升5個百分點;受內地產能過剩及經濟增速放緩影響,41%的歐盟企業現在正重新評估在華經營狀況,並計畫削減成本。調查共訪問506間在中國營商的歐洲企業。
內地市場準入開放遜預期
目前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對外國公司的市場準入限制仍然較多,人工、土地等運營成本不斷升高。Alberto表示,內地市場的開放速度遠遜預期,去年中國對歐盟共投資200億歐元,按年增長44%,而歐盟對內地投資卻下跌7%至93億歐元,因此,在歐盟與中國簽訂雙邊合作協定之前,歐洲企業傾向觀望中國市場,減少在內地的業務擴張及研發開支,但長遠來講,中國仍然是具有潛力的投資目的地。
另外,對於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Alberto表示,在華投資的歐洲公司對於如何實施倡議仍然毫無頭緒。
調查料來季企業招聘人手步伐減慢
隨著有個別銀行早前相繼裁員,香港就業市場氣氛頓見轉差,ManpowerGroup最新調查更顯示,來季淨就業展望指數表現錄得近3年來最差!經季節性調整,該指數只增長12%,按季及按年分別下跌了3個及4個百分點,並為2013年第二季後最低數字。
該集團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徐玉珊表示,受訪744名僱主中,18%預算未來三個月增加人手,與第二季同類調查17%稍增,惟計畫縮減人手比例由第二季3%增至5%。另有75%受訪者表示未有計畫在來季調整現時員工數目。
按行業統計,受訪6個行業均預期未來一季會增加人手,按季比較,其中4個行業均預計較保守的招聘意欲。其中服務業和運輸及公共事務行業跌幅較大,其就業展望指數均下跌5個百分點;而金融、保險及房地產業和採礦及建築業則回落4個百分點。
金融行業招聘意欲下降
徐玉珊指出,經濟持續不明朗已使不少金融機構,減少員工人數或重整架構,而且涉及數目往往過百,藉此減低營運成本。從調查亦可見,金融、保險等金融行業的招聘意欲下降,業界招聘人手步伐亦有減慢跡象。
她又稱,第三季是大學畢業季節,市場即將迎來大批畢業生,待業人士應盡力重投市場,可考慮先以原職位較低薪金應徵合約員工,以避免不在職因而被“壓價”。不過,她相信,今年畢業生起薪點仍有11000元至13000元,與去年相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