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談談這個設想。中國的設想是,到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的時候,步入世界發達國家行列。人們會看到,中國在本世紀內的幾十年里將再次改變自己。這不僅是一個經濟目標。中國領導人很清楚,只有純粹的經濟目標是不夠的。財富的公平分配,生活小康,健康的生活環境,法治社會,這才是中國今後幾十年的願景。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經濟結構需要作出相應調整,經濟增長會更注重整體品質,而不是數量。
既然中國的願景是明確的,那麼她將如何去實現呢?首先已經開始做的就是,要貫徹“十三五”規劃。中國希望到這個五年規劃結束的時候,也就是到2020年,她的經濟比2010年時要翻一番。中國領導人明白,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年均10%的增速不可持續。通過這個新的五年規劃,中國將步入“新常態”,逐步擺脫對出口、投資和廉價勞動力的過度依賴,轉而依靠消費、服務業和科學、技術、知識。在這五年當中,經濟的增長速度預期為6.5%到7%。
要知道,中國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工業產能過剩、二三線城市住房供大於求、人口老齡化、醫療保健亟待改善、消除貧困等。所有這些挑戰都需要一一應對。
要在近期內成功落實“十三五”規劃,並且實現中國的長遠設想,這是充滿了挑戰的。但我們有理由感到樂觀:
首先,中國將得益於她龐大的經濟體量、眾多的人口、龐大且成熟的中產階層,以及她的科學技術進步。
其次,在“新常態”下,新的經濟動力將來自於可替代能源、數字經濟建設、製造業從低成本勞動密集型向高速鐵路等領域轉型、核電站,以及其他擁有更高附加價值的生產領域。除了普遍追求更多消費以外,日益壯大的中產階層還要求有更好的醫療保健和教育。
第三,建立在精英和有限任期基礎上的領導層的順利交接已經制度化。而且,中國領導層有能力制定、實施穩健的長期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政策。在他們的思想和原則指導下,中國領導人並不懼怕挑戰舊思維,作出新改變。為現實中國的結構改革,他們會及時、靈活地作出反應。
第四,中國人民勤奮,有成功的決心。同時,中國自由度的提高激發了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創業創新精神。如今,民營企業已經佔中國GDP的65%以上。數以百萬計的農民遷往城市,尋求更好的機會、更大的流動性和個人成功。的確,中國人已經把夢想變成現實,並且改變了他們國家的命運。
這就是“新常態”很可能取得成功的部分原因。而且,有鑒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過去66年所取得的成就,我對中國有機會實現她的願景與夢想充滿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