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副主任鐘雪泉 |
彭博新聞社記者: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是公眾關注度很高的話題,因為這方面的污染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但是土壤污染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中國在出台治理土壤污染的行動計畫方面推遲了一年的時間。我想問一下,鑒於土壤污染是這麼重要的問題,為什麼在土壤污染的問題上達成一致的意見這麼困難?為什麼會推遲了一年?
陳吉寧:謝謝您提問。大家都期盼“土十條”的盡快出台,這項工作始於2013年5月,按照中央的部署,環保部牽頭,多個部門起草文件部署怎麼做好土壤污染防治這樣一項工作。兩年多來,我們深入調研,廣泛徵求意見,反覆修改,大概到目前已經修改了50多稿。我們也三次徵求省(區、市)的意見和地方的意見,另外5次徵求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意見,目前文稿已經基本成熟,下一步我們按照程序報批後就可以實施。
之所以花費這麼長的時間,一是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二是基礎非常薄弱。它和大氣、水不一樣,關於土壤污染防治,現在還沒有一部法律規範,相關的工作也很分散。土壤的問題又涉及到非常複雜的科學技術方面的問題。它和用途是密切相關的,比如靠近飲用水源,也與空間位置密切相關,所以界定起來非常困難。但是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我想講雖然“土十條”還沒有正式出台,但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一直在按照“十二五”規劃進行部署和推動,也取得了一系列積極的成效。在這裡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土十條”的一些基本想法。
“土十條”編制中,我們主要的思路是問題導向、底線思維、突出重點、有限目標,立足於中國當前的國情,立足於經濟發展的全局,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地進行管控和治理,我們特別強調風險管控,重點是要夯實“兩個基礎”、突出“兩大重點”、推進“三大任務”、強化“三大保障”。
“兩大基礎”,一是要摸清底數。我們要開展詳細的土壤污染詳查,要摸清家底。二是要建立健全法規標準體系。“兩大重點”,重點解決農用地和污染的建設用地,要提出明確的管控要求。“三大任務”,分別是對未污染的土地怎麼辦、怎麼保護好,正在污染的土地怎麼處理,已經污染的土地如何做好風險管控,在風險管控的條件下做好修復。“三大保障”,我們要解決科學技術問題,提高科技保障能力,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強化目標考核。“土十條”政策發布之後會舉行專門的記者招待會,屆時會給各位做介紹。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