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PMI新低凸顯寬鬆貨幣下實體經濟窘境
http://www.CRNTT.tw   2016-03-01 17:20:16
  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今天(3月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0%,低於上月0.4個百分點,創近3年新低,同時也是PMI連續7個月低於50%的榮枯線以下。

  昨天來自央行的消息稱,自今天起,央行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據說,此次降准的目的,是為了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估算表明,此次降准將釋放約7000億人民幣的流動性。

  從去年起,央行已經幾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持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在今年1月份各銀行信貸總額已創出2.5萬億天量的情況下,央行再度降准,應有多重意旨。當然,降准的客觀效果究竟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體現和實現央行的意旨,則需觀察。現在可見的此前系列貨幣政策的效果,可從去年股市、債市以及製造業等實體經濟的各自表現及其比較對比中得出結論。

  PMI連續7個月低於容枯線,以及創3年以來新低的現實,凸顯了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在流動性相對寬鬆的貨幣市場環境下的窘境。一項財政或貨幣政策,其顯效需要少則幾個月、多則半年甚至一年時間,因此,在經濟形勢、政策參數瞬息萬變的情況下,政策的最終效果往往與政策制定者的初衷不相符、甚或南轅北轍。

  在政策周期內,流動性基本上保持寬鬆,PMI卻始終處在榮枯線以下,說明貨幣政策對製造業的撬動效應有限。這其中,既有流動性通向實體經濟的渠道阻塞問題,也有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本身的問題。前者,在製造業不景氣之時,逐利資本肯定要流向邊際效益更高的股市、房市和債市,由此與實體經濟形成非良性循環;後者的問題則在流動性寬鬆之時更加突出,即製造業以及整個實體經濟被結構在一個不合理的框架之內,這樣的產業結構乃至經濟結構所具有的風險,讓資本望而卻步,不敢涉足。顯然,在產業結構、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資本投入的遲緩性是必然之舉。

  在產業結構、經濟結構不合理的情況下投入資本,無疑會加重結構的扭曲度。當然,無論是產業結構調整還是經濟結構調整,都是動態過程,雖有基本合理的架構標準,但並無一個調整到位的精確之點。從這個意義上,流動性寬鬆的貨幣市場對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助益沒有達到貨幣政策所希冀達到的程度。這個結果,除了有貨幣資本的逐利本性使然之外,也說明在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在產業創新面、經濟新增長點的構建方面,都少有讓貨幣資本衝動的亮點,也少有讓流動性欣然冒險的新業態出現。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