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民黨要拿“中國”二字開刀?
http://www.CRNTT.tw   2016-01-25 10:40:31
  
  認同危機

  國民黨改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物。20年來一直暗潮湧動。關鍵時候尤其是藍營敗選後,總會有人跳出來喊兩嗓子,似乎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隨著改名一改了之。

  具體到藍營不少大佬,中間也曾態度曖昧,甚至屢屢傳出雜音。但黨內認為不應改名的意見一直占上風。立法院長王金平是國民黨本土派力量的代表,他曾明確表示,“不支持任何國民黨改名”。2007年,為島內選舉蓄勢的馬英九總統也澄清說,國民黨“只有改革問題,沒有改名問題”。

  隨著國民黨8年執政即將終結,事情正在起變化。國民黨這些年明明掌握行政與立法的壓倒性優勢,卻在面對綠營的杯葛挑釁不僅不傾力反擊,還轉而認同起對手的意識形態,結果導致“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的認同危機。

  一方面深藍指責,“國民黨不敢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背叛了“三民主義”黨魂;另一方面綠營討伐說,國民黨非我族類,只會“傾中賣台”。去留兩仿徨的國民黨必須思考,安身立命的根基在哪裡。

  畢竟,遷播赴台近70年,國民黨黨員中台籍人士已經占大多數,某種意義上說,國民黨早已“本土化”。如何彌平省籍裂痕、摘掉“外省黨”的帽子,曾是國民黨面對的老大難問題。中間就有本土派提議要“下猛藥”,在國家認同及“台灣定位”等政策主張上與民進黨飈車, 甚至提議删除黨綱中的“統一”字眼,以吸引本土票源。台灣佛光大學教授謝大寧就在媒體上悲觀地表示,若國民黨要進一步走向本土,那就是完全的偏安化,將中華民國完全等同於台灣,讓自己進一步去中國化。

  回到這次敗選引發的改革呼聲,年輕化和本土化成了引人矚目的兩大熱點。“改名”一事,正站在了兩者的結合點上。剛剛辭去黨主席一職的朱立倫,表態頗為耐人尋味。他說,“我想我不便表示意見”。

  撿芝麻與丟西瓜

  可能感受到話題延燒帶來的巨大壓力,徐巧芯隨後在臉書發文改口稱,改名只是開放討論,“此刻更改,我持保留態度。”不錯,對傳統的國民黨支持者來說,改名不是一般的議題,必然帶來“國族認同”的爭議與疑慮。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不僅牽涉到國民黨的自身改革定位,更牽涉到對岸大陸的觀感,當然要慎之又慎。

  一方面,失敗之後的國民黨仍然肩負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任,即使民進黨上台,國民黨的制約、平衡作用仍然不可或缺,切莫自廢武功。令人憂慮的是,更名提議背後恐怕也有質疑國民黨“這些年與大陸走得過近”的影子。勝選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已改變過去的口吻,說“理解和尊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為尋求大陸能夠接受的表述作積極的努力。國民黨新世代和本土派反而自亂陣腳,開出“改名論”的藥方,令人錯愕不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