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鋼披露的信息顯示,經查,2010~2014年,公司68個重大項目中有41個沒有經過集體決策,比例高達60%。
“盲目投資,不切實際的搞所謂中西南發展戰略,造成公司投資虧空。”上述武鋼內部人士如此評價鄧崎琳時代“以規模為上”的快速擴張戰略。
鄧崎琳曾表示,“十二五”期間武鋼的產能規模要達到6000萬噸。而在其剛主掌武鋼集團時,公司的產能僅為900萬噸左右,遠低於老對手寶鋼和鞍鋼。
在這種情況下,武鋼確定了“中西南發展戰略”,即向中西南部擴張,通過重組,快速實現做大做強。從2005年開始,併購鄂鋼、收編柳鋼、重組昆鋼、謀劃防城港千萬噸級鋼鐵基地項目的大戲先後上演。
快速擴張戰略並未改變武鋼大而不強的局面。在2015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中國有8家鋼企榜上有名,武鋼排名最後,營業收入遠低於排名最前的寶鋼。2014年,寶鋼的營業收入為483.2億美元,武鋼為237.2億美元。
相反,選人用人不講規矩,少數領導人以“鋼”謀私、大肆斂財,重大項目違規決策、頂風違紀問題,違規決策、管理混亂、造成國有資產巨額損失等問題開始大量出現。
而出海找礦的海外擴張戰略也最終以失敗告終。2008年以來,武鋼通過股權收購和項目合作等方式,先後在巴西、加拿大、非洲等地布局了八座礦山,擁有海外資源權益數百萬噸。
不過,這些礦山的品位都不高,多在30%左右,提煉成本大幅增加。據媒體報道,武鋼在巴西和加拿大投資的MMX鐵礦和Bloomlake鐵礦,已宣布破產、停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