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東芝缺乏壯士斷腕的決心,對於電視機、洗衣機、個人電腦這些傳統家電業務,東芝左看一個不舍得,右看一個不願放棄,雖也有剝離業務的建議,但遲遲不見諸行動,最後用《日本經濟新聞》引述業內人士的話說,東芝“失去了擺脫20世紀型業務結構的機會”。
東芝的慢一拍,其實也同內部自欺欺人有關。去年7月,東芝就披露出震驚日本的財務造假,通過大幅虛增利潤維持表面業績,這種造假已持續多年。表面的數字光鮮,自然也使得公司上下缺乏轉型的緊迫感。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假賬讓東芝信譽大損。日本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已表示,將向東芝處以73.735億日元罰款。這也是日本公司被處以的最大罰款。
現在,每多生產出一件家電,東芝就多增加一點虧損,當虧損突破5000億日元大關時,縱是東芝這樣的巨無霸,也無法承受了。東芝不得不開始變賣家產。東芝在印尼的電視機和洗衣機生產企業,已轉賣給中國的創維公司。接下來,東芝的個人電腦,很可能與富士通合併,白色家電,則可能甩賣給夏普。東芝以後的核心業務,將是半導體和核電。
即便如此,東芝的前景依然不容樂觀。根據預測,在2016財年,東芝的到期貸款和債務接近1萬億日元。東芝迫切需要融資,但糟糕的業績讓投資者望而卻步。穆迪已將該公司的債券評級下調至垃圾級。東京證交所則禁止東芝在明年9月之前進行股權融資。
東芝的教訓是慘痛的,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沒有轉型的緊迫感,往往就會在競爭中被淘汰。這種“東芝病”,其實在很多國家企業都存在。
在美國,同樣作為綜合性公司的通用電氣也曾蒙受巨額損失,其金融部門的巨額虧損甚至將其拉入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深淵。但通用電氣痛定思痛,果斷剝離了金融部門,並集中力量加強高科技製造業,現在依然是美國的巨無霸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