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25日電/加工製造業讓東莞市有了“世界工廠”的稱號。但近一年來,“熄火”、“衰落”和“危機”成為外界加在東莞身上的標簽。
目前,廣東東莞、深圳等地的加工製造業很多工廠訂單流失,不得不關停或將生產線向東南亞、非洲等地轉移。媒體稱之為東莞遭遇新一輪“工廠倒閉潮”。
但彌漫在東莞空氣中的,並非都是悲觀的氣息。東莞市長袁寶成說,一些企業的倒閉,是屬於市場經濟中優勝劣汰,並不能說明製造業整體遭遇了危機。
相關專家認為,東莞一些以加工製造業為主的工廠倒閉的同時,一些高科技、大品牌公司也在崛起。一邊是倒閉潮,一邊是轉型潮,兩者並存。這是中國產業升級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關閉東莞的工廠一年多後,37歲的任遠前不久將深圳的工廠也關閉了。
幾個月來,任遠把自己名下的房子、車子變賣維持運轉。但他發現,賣再多的房子和車也解決不了問題。最終,任遠選擇徹底告別手機製造業。
“我的遭遇和高民一樣。”任遠說,今年1月,“兆信通訊”董事長高民留下遺書自殺,引起社會轟動。高民的幾位供貨商拖欠上千萬貨款,成為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10年前,東莞攢幾台模具機就能開工廠。當時還是打工仔的任遠抓住機遇,在東莞開了第一家手機屏幕組裝廠。
經過數年的發展,任遠的工廠年產值2億多元,用工最高規模有上千人。2009年,他在深圳又開了一家同樣的工廠,主要生產手機屏幕和屏幕光源。兩個廠為他實現了財務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