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軍新造蘇35戰鬥機批量下綫。(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19日,一條消息稱“俄中簽署蘇-35戰機采購大單”,“經過長期談判,俄中終於簽署售華24架蘇-35戰鬥機的合同,總價值20億美元。”消息一出,立即成為俄羅斯輿論場的熱點。
俄新社此前援引美國《國家利益》雜志主編扎卡里·凱克的分析稱,蘇-35超機動多用途殲擊機可能成為中國在南海地緣政治博弈中的王牌。較大的作戰半徑,明顯增加的燃油量,是蘇-35激起中國用戶興趣的優異特點,這些性能能幫助中國加強自己在南海的地位。目前對中國來說,保持自己在面積遼闊的南海的存在是個問題。中國現役殲擊機只能在南海上空短時間飛行,油箱內攜帶的燃油量不大,嚴重限制了自身能力。
《環球時報》報道,傅前哨對記者說,無論對於俄羅斯空軍還是中國空軍,蘇-35都是一個過渡機型。但由於四代機研發周期較長、價格很高,因此在研制與列裝四代機的過程中,訂購一些三代機的升級版本,是完全符合像中國這樣大國空軍的需求的。美國、俄羅斯等空軍大國也在這樣操作。而且蘇-35的有些技術特別是動力系統方面很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鑒。傅前哨強調,按照他個人的觀點,從中國航空工業發展情況看,即使中俄關於蘇-35戰機的合同完成了簽訂,這筆合同也很可能是中國整機引進戰鬥機的最後一筆大單。今後可能會從國外引進一些零部件,但引進整機的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少,甚至不會再出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