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郭台銘:兩岸和平穩定,難道不重要嗎?
http://www.CRNTT.tw   2015-11-12 12:00:45
 
  語言的混血,何嘗不是他生活經驗的縮影。或許對郭台銘而言,中國是他遙想的原鄉,而四代同堂的台灣,才是他有溫度和回憶的家。年輕時在金門當砲兵的他,聽過砲彈聲,更見過高射砲在眼前爆炸。“這段歷史,跟著我們這一代成長,”郭台銘感性地說,“所以,問我對馬習會的看法,我們這一代在乎的就是,和平、穩定、發展。”他說,

  “知識教人思考,但經驗帶來判斷,”66年的人生經驗,讓他對兩岸和平深刻的珍惜。沒有人知道,趕在明年一月總統大選前舉辦的馬習會後,最終會帶來多少實質的效益,但企業家務實以對。面對中國紅色供應鏈擠壓台灣企業、勞動成本上升,在中國擁有百萬員工的他認為,“沒有什麼紅色供應鏈,只有有競爭力的供應鏈。面對競合的年代,企業找合作夥伴,要優劣互補,才能共創雙贏。”以下為長達兩小時的採訪摘要:

  問:對很多人來說,馬習會是突然發生、意想不到,你有什麼觀察與評價?

  答:馬習會很突然發生嗎?我認為不是。演變到這裡,雙方領導人必須要接觸,歷史不是躍進、是演進,一步一步,走了66年。時代演進,我想這一段歷史,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觀念和想法都會不一樣。我今年66歲(虛歲),中華人民共和國是1949年成立,我隔年在台灣出生。兩任妻子都是台灣人。我覺得,省籍的問題,已經打破觀念。我媽媽90歲,她曾經回去中國大陸過幾次,但她不回去了。她20幾歲來台灣,已快70年了,她的生活和朋友都在這裡,已經習慣了。開放探親後,1988年我送父親回去看我伯父、叔叔。我父親是跟著國民黨來台。這段歷史對我這代人,尤其是外省第二代、在台灣長大的人,感受領悟會比較深。我們也經歷過台灣最艱困的時刻,穿過中美合作的麵粉袋。這段歷史,不管是外省或本省小孩,五○年代應該是百廢待舉,戰後海峽兩岸一片瘡痍。

  66年的歷史縮影,對我們這個年齡的人感受特別深。但對現在年輕的一代,他們感覺絕對不會這麼深,因為沒有經歷過。因此,從我的角度來看,馬習會並不是突然發生。不論馬英九總統經濟處理得怎麼樣,馬習會還是要有所肯定,為什麼?因為會帶來兩岸關係的穩定及和平。所以你問我,這次馬習會帶給我們這代人的意義是什麼。那就是穩定及和平。

  台灣的社會環境,尤其需要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沒有和平就沒有穩定。雖然兩岸還沒有簽署和平協議,但這是很重要的里程碑。看到最近敘利亞難民,小男孩死掉的照片,那天晚上我沒辦法吃飯。敘利亞這國家四分五裂到,令我想到我父母親逃難時。大家不要等到失去了和平,才知可貴。我21歲在金門當兵。那時是單打雙不打,我聽過砲聲,也看過砲彈在我不遠處炸開。

  因此,我覺得和平就像水一樣,平淡無奇,但掉到沙漠里,就知道水的可貴。因此,我認為馬習會是一個有歷史意義的分水嶺。現在談到兩岸關係,沒有人說得清楚是什麼關係,大家打仗打一半,就分治66年。但我想兩岸領導人見面,讓我看到和平的希望,尤其簽和平協議的可能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