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時:台灣,請不要把自己關起來
http://www.CRNTT.tw   2015-11-08 09:03:39
 
  當中國崛起開始擠壓西方利益,會不會墜入“修昔底德陷阱”已成為全球戰略專家關切的議題。事實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杭亭頓在1993年就發表“文明衝突論”,認為文化的差異不易改變,21世紀西方文明與中華文明終將衝突。不過,包括中國與美國都不希望看到衝突,而台灣的軟實力正足以扮演兩文明的中介與橋梁角色,習馬會讓台灣再度站上世界舞台,也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契機。

  社論說,在遙遠的記憶中,台灣曾是全球經貿都須重視的地方,若干產業在全球舉足輕重;1999年發生不幸的921大地震,影響所及,全球半導體業擔心供應 鏈可能中斷而為之驚恐。我們必須再問自己,已經有多少年,我們沒有再享有如此受世人尊敬的目光。

  在台灣過去的整體發展過程中,曾經有過很好的機會,把台灣作為中國大陸進入西方國家市場的領頭羊與中介角色,讓中國大陸成為台灣發展的大後方;而台灣把本身發展的經驗,提供給大陸,這可以使大陸在發展的過程中,不用重覆台灣曾經犯過的錯誤;也可以使西方世界在前往大陸投資時,可以不受到文化背景的扞格而找不到正確的門徑。這是由於台灣在與西方文化接觸較早,而且保有更完整的中國文化所致。但由於兩代領導人的錯誤,使我們在全球的量表中,被近乎徹底的邊緣化。1996年大陸經濟開始起飛,李登輝卻展開“戒急用忍”政策,迫使產業必須外移生產,台灣經濟開始受到窒息式影響,前總統阿扁執政時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更是使得台灣的經濟在全球高速成長時“私人獨憔悴”。最後的結果,就是台灣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逐步消沉,連“號稱亞洲四小龍”的位置都已不保。

  社論說,習馬會提供了台灣再出發的機會,這是由於習馬會擴大了兩岸的接觸窗口和機會,使得台灣在文化發展上的優勢,可以與中國崛起共生共榮。由於習馬會,使得台灣在相當程度上重回全球的焦點,而且是正面的焦點;也可以使得西方有機會重新省思,台灣存在所能提供的意義與價值。

  所以,西方國家對習馬會應該有正確的認識,即是台灣在大陸與西方的接觸中,可以扮演增加了解、緩和對立的中介角色;這個角色在文化上尤其重要。兩岸不斷擴大的接觸與互信,可以使得若干北京仍持有疑慮的西方價值與文化,得到重新思考與審視的機會。換言之,北京可以台灣為文化尖兵;就西方言,可經由台灣的正確詮釋,而更加了解大陸的真實想法。

  以台灣為中西文化再接觸的橋頭堡概念,遠比只想把台灣拉進某一陣營以對抗對方,要更有意義也更深思熟慮得多。而台灣的自我定位,應該是積極參與國際活動,運用自己獨特的價值,扮演崛起中國與世界的溝通與橋梁角色。

  社論說,馬習兩位先生今天的若干論述,勢必激起民進黨強烈的反彈,但如果我們願意深思台灣在中國與世界的激盪關係中,所具有的獨特價值,就會有一番新思維。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