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香港回歸實踐歷程透視兩地相處之道
http://www.CRNTT.tw   2015-11-13 00:56:14
 
  2013年3月,香港開始實施“限奶令”,6月、支聯會被迫低調處理“六四”燭光晚會口號“愛國愛民,香港精神”中的“愛國”一詞;2014年,一些激進年輕人在內地人經常光顧的購物區進行“驅蝗、滅蝗”遊行;“佔中”清場後,香港出現“鳩嗚(普通話購物的諧音)潮”,參與人員以“快閃”的方式在佔領區內逗留;2015年初,“鳩嗚”演化為“光復行動”(“光復屯門”、“捍衛沙田”、“光復元朗”等);現在,“鳩嗚”活動還時有發生,需要警方介入,“鬧爆”內地人的同時,禍及當地人。

  兩地矛盾的持續發展,不僅影響了兩地民眾間的感情,而且令香港本土思潮進一步抬頭。圍繞如何看待中國(內地)的問題,本土派衍生出多個派別,政治意味日益突出,如以陳雲的本土城邦論為基調的城邦派,承認“一國兩制”但主張兩地區隔的自治派,主張“香港建國”的港獨派等等。激進的“港獨”雖然是極個別的聲音,但它是一種對“禁忌”的突破,影響惡劣,2014年2月,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曾以“香港民族,命運自決”為題發表系列文章,對“香港民族”進行理論探討。

  兩地關係發展至今,不是斷點式的,而是連續的。它既與港人的歷史記憶相關,也與香港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關,更與回歸以來兩地的互動影響相關。“一國兩制”實踐18年,兩地關係中出現的摩擦和矛盾有些可以通過中央或特區政府的政策調整解決,有些則需要從根本的思想理念上進行改變。

  相處之道:從利益共同體到命運共同體

  以嫁接來喻香港與中國(內地)的關係是種形象的說法,雙方真正結合為血脈相連、人心相通的命運共同體尚需時日。

  首先要破除成見,增進瞭解。成見是頭腦中固定的看法,成見的形成固然與價值觀、世界觀有關,但資訊不全面也是原因之一。如內地人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對香港的印象是“東方之珠”、TVB電視劇和“四大天王”的流行歌曲,卻不知貧苦人群的籠屋與隔板間、達明一派和一眾藝人的“民主歌聲獻中華”;1997年香港回歸,內地人以為香港人也會歡騰雀躍,高唱《我的中國心》,卻不知在回歸前後出現的不少影視作品中都包含複雜的政治意涵;⑪內地人看到香港人一副東方人的面孔,想當然的以為他們和內地人擁有一樣的思維模式、文化價值、處事方式等,卻不知港人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早已在不斷“去中國化”的過程中形成了自身“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內地人認為去香港旅行購物是提振香港經濟,是給香港人送錢,卻沒有設身處地想到零售業的利潤大都進了商家的腰包,普通市民還得承受超時工作、奢侈品店擠走日用雜貨鋪的壓力。同理,香港人對內地人的成見也根深蒂固,貧窮落後時是北姑、表叔和阿燦,經濟發展了是來香港生孩子、買奶粉、上學校,搶佔港人的教育、醫療資源的“蝗蟲”。在互聯網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如果內地人或香港人都有選擇地接受來自對方的資訊,而不是“兼聽(看)則明”,那兩地民眾恐難以做到真正的瞭解。

  其次,強化命運共同體之感。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香港實施“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針,“利用”成為此後兩地關係發展的主線。1978年,中國內地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主要的招商引資來源地就是香港,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區,“三來一補”、“前店後廠”的模式,促進了內地的經濟發展,也使香港經濟走上快車道,成長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及至1997年香港回歸,這一“利益共同體”的定位並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在中國(內地)眼中,香港的經濟價值仍遠遠大於其政治文化價值。⑫

  在回歸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內地)面對的仍然是一個“想象中的香港”(香港應該的模樣),而不是一個“實際中的香港”(香港本來的模樣),這一方面導致了一些政策的偏差,另一方面在開放“自由行”之後,兩地民眾也開始在實際的接觸中以“摩擦乃至衝突”的方式修正彼此的印象。

  香港與中國(內地)“命運共同體”的建立,首先是想像中的,敘事上的,對香港而言,人心回歸首先是敘事上的回歸,只有逐漸建立與中國內地一樣的敘事體系,雙方處在同一話語平台上,才能開始有共同的記憶。其次是遠景規劃上的,不僅經濟上逐步納入整個中國的長遠發展規劃,如“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等,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政治文化上的親近、接納,逐漸完成港人的中國國民身份認同。再次是親身參與的過程,想像中的命運共同體只有通過成員的親身實踐,才能產生“唇齒相依”之感。如當前香港年輕人中出現的分離傾向、“港獨”思潮等在一定程度上與年輕人的發展問題相關,解決之不能單靠讓香港年輕人在內地某個城市找到一份工作,而是應當讓真正有心的人產生投身到國家建設中來的自豪感。香港的年輕人畢業後不應只成為律師、醫師、會計師等專業技術人員,還應該有成為宇航員、職業軍人、內地警察、乃至內地公務員等的機會。

  從這個角度講,港人除享受香港居民的權利和義務外,也要逐漸享有身為中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只有給予港人真正的“國民待遇”,才能凝聚其成為中華民族復興力量的一部分。香港回歸後,所謂的“去殖化”與其說是消除英國的影響,毋寧說是重建中國的意識形象。

  最後,“一國兩制”之下,處理兩地關係的關鍵在於正確理解和處理兩制關係。兩制關係實質上是兩地關係。導致兩地關係齟齬不斷的主要原因是兩種制度背後的政治文化理念差異和兩個社會迥異的歷史心理記憶。中國以一種“以我為主”的態度推行“一國兩制”方針,在中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的前提下,“容許在自己身邊,在小地區和小範圍內實行資本主義……小範圍內容許資本主義存在,更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⑬回歸後,香港這一制與內地一制的關係仍是小範圍與主體的關係,小範圍的資本主義“五十年不變”,在五十年之內兩種制度怎樣互相借鑒、相得益彰?五十年(2047年)之後,中國“還會小里小氣地處理這些問題嗎?”⑭現在誰也無法給出答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何令香港成功嫁接於中國之上,如何令香港中國(內地)凝聚成血脈相連、人心相通的命運共同體,是關於香港命運與中國未來的一大課題。

  註釋

  ①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http://a2012.hkupop.hku.hk/chinese/popexpress/ethnic/eidentity/chibroad/halfyr/eid_half_chart.html;流覽於2015年8月30日。

  ②“82年香港革新會民調:只有4%港人希望回歸中國”,林鴻達,《輔仁媒體》,2014年1月10日。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4/01/10/59941,瀏覽於2015年8月30日。

  ③參見《香港回歸歷程:鐘士元回憶錄》,鐘士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36頁。

  ④同上。

  ⑤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嫁接是把要繁殖的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種植物體上,使它們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獨立生長的植株。

  ⑥“英國統治下的香港殖民地教育經驗”,葉建源,《本土論述2009——香港的市民抗爭與殖民地秩序》,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9年,第72頁。

  ⑦《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258頁。

  ⑧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popexpress/ethnic/eidentity/chibroad/halfyr/eid_half_chart.html,流覽於2015年8月30日。

  ⑨2012年1月,有港人發現D&G門口讓內地遊客拍照而不讓本地人拍照,這讓港人感到在自己的地盤上“受歧視”,於是,有人號召大家都去D&G門口拍照。

  ⑩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港大民研發放最新香港市民身份認同調查結果”,2012年12月27日,http://a2012.hkupop.hku.hk/chinese/release/release987.html。瀏覽於2015年8月30日。

  ⑪如導演陳果的“回歸三部曲”(1997年的《香港製造》,1998年的《去年煙花特別多》,1999年的《細路祥》)看淡香港回歸後的前途。不過,同時期,也有一些相信香港明天會更好的電影,如1995年的《信有明天》,1997年的《囍氣逼人》、《沖上九重天》等。

  ⑫過分重視經濟利益,實際上把雙方關係異質化為“利益交換”關係,會產生“我待你好,你得知恩圖報”或“我待你好,你就得聽我的”之類的想法。

  ⑬“中國是信守諾言的”,1984年12月29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3頁。

  ⑭“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1984年10月3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3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5年11月號,總第215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