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央編譯局副局長為啥要辭職去北大當教授
http://www.CRNTT.tw   2015-10-29 10:07:47
 
  俞可平的大學同學曾對媒體回憶,在廈大期間,俞可平對政治學產生了興趣,他發現俞對中國政治體制及民主進程頗有“雄心”。
  
  懷著這樣的“雄心”,俞可平先後兩次報考了北大,最後被錄取。他在北大時的副導師、北京大學教授李景鵬曾對媒體表示,俞可平專注於對西方各種學術思潮的研究,並在用於對中國現實的借鑒,他後來的博士論文為《當代中國政治的系統分析》。

  進入中央編譯局工作後不久,原本“很安靜”的俞可平就搞了個“大新聞”。1990年,他發表了一篇談論人權的文章,文中寫道,人權是人類的基本價值,而在一些國家人們對人權則一直緘口不語。這在當時十分大膽,使俞可平招致了一些批評,因為一些人認為人權是西方概念。

  然而這並未對俞可平的工作產生影響,之後他獲得了一個國家社科基金課題——“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而在研究過程中他將其變成了“當代西方國家理論評析”。擅自改動研究方向的舉動面臨著被認為沒有完成預定任務的風險。不過他爭取了各方面的支持,最終順利完成了課題。

  隨後俞可平被破格提拔為研究員,在中國年輕的政治學者中已頗有影響,並在90年代中期先後赴美國杜克大學和德國柏林自由大學任客座教授。後來,他開始更廣泛地注意國際政治學界最新的研究方向,於1998年出版了《全球化時代的“社會主義”》等一系列描述全球化對中國影響的書籍。俞曾在的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原所長詹透露說,這一系列圖書得到了汪道涵的好評。

  2001年,42歲的俞可平就成為中央編譯局副局長,幾年後,他的研究被收錄進美國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中國思想家翻譯系列”項目。學會董事會主席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用英語把中國最好的思想作品在有影響的美國人當中廣泛傳播,“中國已經擁有一批世界級思想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