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香港政府同樣管控不力,未出台足夠嚴厲的政策
在這個問題上,香港政府同樣負有很大的責任,在每次回應立法當局和媒體的時候,政府都表態會督促旅遊業議會去做某些事情,但顯然香港政府並沒有在意旅遊業議會只是做做樣子,也經常拿“投訴數字”的下降來回避現象的嚴重程度(但事實上很多內地遊客並沒有足夠的投訴意識),當被問到是否還保留定點購物這一形式時,只說了會研究,但從來沒有執行過政策。
而且到現在為止,香港也始終沒有“獨立的旅遊業監管局”,來政府監管來替代行業自律。不管“政府失靈”問題是出在旅遊界游說勢力太大,還是香港政府有什麼別的考慮,事實就是,內地遊客“零負團費”和被強迫購物的問題,一直未能得到解決,大大損害了香港作為“旅遊天堂”的名譽。
解決“零負團費”現象,關鍵是讓遊客充分了解信息
為何香港人出境游不存在“零負團費”現象?因為消費者成熟
那麼,“零負團費”現象到底該如何解決?也許香港人的出境游可以作為一個參考。香港和台灣的出境旅遊,在其剛開放的前五六年,同樣出現過“零負團費”的情況。但是最近十幾年來,情況已大有好轉。2013年年十月份,香港人游泰國的5日游團費是2200-3600港幣(香港康泰),地接費約一千多元人民幣;台灣人游泰國的5日游團費是20000新台幣左右(台灣雄獅),地接費約不到兩千元人民幣。換句話說,只要付出這個不貴的價格,就不會出現在旅遊地被“強迫消費”的現象。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答案是“消費市場已趨成熟,旅遊信息十分透明”,香港人年年外出旅遊,經驗豐富,自然不容易被坑;旅遊信息透明,明碼標價,遊客和旅行社、導游、商鋪之間自然也省得勾心鬥角,討價還價。這是讓“零負團費”和強迫購物消失的最好辦法。
所以,打擊不法商家、導游、旅行社雖然重要,但更關鍵還是信息公示
這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要對付“零負團費”,不僅僅要從立法執法上打擊這樣的行為,更重要是把市場培育為一個透明的市場,減少信息不對稱。
2013年實行的旅遊法,嚴厲打擊低價團,效果確實一度不錯。2013年十一黃金周的250個內地赴港旅行團中,僅50個屬購物團。但僅僅一年之後,由於業界已逐漸適應新法,購物團比例已恢復至新法實施前的水平,2014年十一黃金周的內地赴港旅行團,有起碼80%是購物團。所以說,光指望法律上的打擊,不管是內地還是香港,都是不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