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7日電/中國每一次長假都被譽為“黃金周”,在那個民衆集體出游的假期裡,許多景點也成了“人海”。其實這并不可怕,怕的是年年說卻年年沒有多大改觀的各種不文明游行為。
美國《僑報》10月6日載文《治頑疾,要上“硬”手段》,文章說,不過,今後那些不文明的游客要警醒了,故宮已出台新規,凡是在故宮文物、古建上亂寫亂刻這,雖不被“剁手”卻要被拉入“黑名單”,短期內不得再入故宮。
今年6月,隨著實名制購票政策的出台,故宮建立了黑名單制度。針對肆意加塞、加價出售門票從中牟利的黃牛以及在故宮內兜售小商品、發放一日游小廣告的人員,勸阻不成的將把其列入黑名單。據報道,目前已有2500多人上了故宮的“黑榜”。
僅故宮一處景區,短短4個月就“拉黑”了2500人。觀其規模,足見國人無法無天之行為早已成為頑症。故宮率全國之先,拿出了新辦法,值得肯定。不過,“黑名單”能否徹底遏制甚至改變人們的旅游陋習,尚待觀察。
首先,故宮對被拉黑者的懲罰,僅僅是短期內禁止再入宮,而這個期限究竟是三年還是五載,都還沒有明文規定。 “不再入宮”的威懾力本就有限,又更何況是短期呢?
其次,故宮“黑名單”并無法律效力,它更像是一張道德的“恥辱榜”。今天的中國,違反道德的成本已經很低很低了,對一份“黑名單”的期待不宜過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