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日電/在國慶日,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揮筆疾書逾千字長微博,兩度借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話,反擊近日內地多家官媒不停向長和主席李嘉誠發炮的理據並不公道。唐英年指出,近期有個別文章對李嘉誠作出指摘,這些指摘傷害了傳統中國人的一顆愛國心。唐英年認為,李嘉誠作為跨國上市集團主席,要為國家社會和股東負責;長和集團公布重組計畫,正是按照市場化方式辦事,亦是符合國情的發展和安排。故此,近期有關長和集團遷冊海外甚或撤資的指摘,既不真實,亦忽略市場運作,對李嘉誠並不公道。
內地多個官媒先後發文批評李嘉誠,罵他“過橋抽板”,其後李嘉誠首度回應指“語調令人不寒而慄”;惟《環球時報》社評又再提及李嘉誠,指李氏很在乎自己在內地的形象外,並提醒李氏現時內地社會輿論變得多元,最近針對他的輿論“只是一個‘去神化’的過程”。李嘉誠隨後閉嘴,到2012年獲他力撐做特首的唐英年代為“平反”。當年,李嘉誠一直“企硬”,無轉變“梁粉”,支持梁振英。
港商70年代始返內地投資
唐英年昨日在騰訊微博發表文章,題為“商人愛國,共創明天”。他指出,於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正式提出,為國家的改革開放揭開序幕,亦為中國未來發展展開重要一頁。當時一眾香港商人本愛國心,積極到內地投資,推動國家經濟發展,並為社會民生出一分力。唐家的企業於1978年亦在內地開始發展,項目超過數十個,遍布上海深圳東莞及新疆等地。
“光陰似箭,轉眼超過30年,眼見中華民族振興,國家經濟強大起來,大家都感到振奮,我自己亦不例外。香港商人一方面參與國家發展,推動經濟,創造就業;另一方面支持國家的教育,培訓人才,藉此貢獻國家回饋社會。唐君遠教育基金便是在這個大環境,於1987年成立,至今總資產超過二億元人民幣,每年於內地都作出超過千萬元的捐助,推動教育發展。我和很多中國人一樣都抱有這顆愛國心,熱愛國家的情懷及回饋社會的希望,不會因為時間消逝而冷卻”。
深化改革走向市場是國策
“經過35年的長足發展,配合最新的環球經濟形勢,國家經濟持續保持高增長,今日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舞台舉足輕重。在2013年11月召開的中共18屆三中全會的主調,就是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於2014年12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更提出“四個全面”,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在不同場合多番強調,國家要不斷深化改革,堅定不移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在今年9月,習主席訪問美國時更指出,中國發展的根本出路在於改革,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要以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的決心,義無反顧推進改革,堅定不移堅持市場經濟改革方向。這份精神及宗旨我絕對認同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