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牛津大學教授米特出版《中國:被遺忘的盟友》一書,將中國與二戰的關係展示在西方世界,引發之熱議堪比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一個英國人,願意耗時十年輾轉多國埋頭解密檔案進行研究,只為試圖告訴英美等國讀者,他們國家在二戰期間有過一個盟友,只是從一開始就不那麼為他們國民所熟知,後來因為各種原因,這段並肩作戰的歷史乾脆就被遺忘了。該書這樣寫道:對西方人來說,二戰中的中國是最後一個沒有被講述的偉大故事,我們了解很多關於德國、日本在亞太,甚至還有俄羅斯的情況,但中國在二戰中的故事在西方就沒有真正被講述過。“研究歷史的意義就在這裡,在於找出過去發生問題的根源所在,以及今天可以怎麼避免重蹈覆轍。”中國和韓國對日本要求道歉,並非妖魔化戰後日本——中國承認戰後日本的和平發展道路及對國際社會的貢獻,而是擔心日本背離戰後和平主義路線——否認侵略歷史,篡改二戰勝利成果,修改安保法,廢除和平憲法第九條,參拜靖國神社,在慰安婦等問題上挑戰人類良知,讓我們有理由對日本右翼化保持高度警惕。這是東亞地區的緊張局勢的根源所在。
這樣說來,各方不應該政治化中國的閱兵,相關國家的領導人在參加與否的問題上,應該參照亞投行模式,不受美國態度干擾。否則,不僅向13億中國人民發出錯誤信號——西方國家內心裡不承認、不歡迎中國崛起,更重要的是向日本人民發出錯誤信號——日本侵略行為可以原諒,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國際社會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倘若缺席九三閱兵,錯過的不只是一場閱兵式,錯過的是見證歷史時刻、站在維護世界和平正義者一面的機會,只能給世人留下仍未告別西方中心論、平等地看待世界變遷的保守、小氣形象。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王義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