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周小川:中國最強調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
http://www.CRNTT.tw   2015-03-12 16:27:23
周小川。(中評社 林艷攝)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林艷 黃博寧)今天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金琦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中央電視台、中國網絡電視台記者提問,近期,李克強總理多次提到我們的貨幣政策不會搞“大水漫灌”,從去年開始我們也注意到,央行使用了一系列的比如定向降准、抵押補充貸款等一系列的貨幣工具,以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經濟的發展,但是也有一種質疑的聲音,認為這個定向調控的透明度不夠,而且數據的真實性也會存疑。我想請問周小川行長,從目前來看這個定向調控的效果如何?央行如何能夠確保這個錢能夠真實地進入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而不是流入到一些像股市這樣的非實體經濟當中?

  周小川表示,大家熟知貨幣政策總的來講是總量政策,教科書上也都是這麼寫的。但是根據我們國家具體情況的需要和貨幣政策的傳導、結構性特征,我們也認為貨幣政策能夠體現一定的適度的、有結構性的特征,這樣的話有助於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也不光是中國這樣,世界上目前也有許多其他國家也在貨幣政策的結構性作用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和探索,因此它是可以有這種效果的。

  有一些貨幣政策的結構性調整,它是持續性的,針對目前的存量有所調整,比如有差別的存款準備金率。但也有一些政策是增量型的,市場上缺少一種流動性,需要有增量的資金,央行是要調節它,把這個增量的資金注入到經濟體中,注入時尋找最缺少資金的地方,找結構優化上最需要的地方,再注入進去。從初始的角度,就能夠起到在結構性上有幫助的地方。錢注入以後,過一段時間最後就會匯入大江大海,流動起來進入整個經濟體,那時候結構性的作用就慢慢消失了,又變為總量的政策了。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