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中國當局的改革進程起效,人民幣貶值將提供明顯的減震作用。 |
中評社香港10月14日電/中國將要讓其貨幣貶值嗎?我每到一個地方,這個問題似乎都會突然冒出來——最近在法蘭克福、悉尼和紐約就是這樣。東京的經濟學家們也正在嘰嘰喳喳地討論人民幣在今後幾個月裡大幅下跌的可能性。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10月11日載文《中國將會以改革的名義發動貨幣戰爭嗎?》,文章說,英國隆巴德街研究所的一份最新報告解釋了為什麼所有這些人可能存在擔心的原因。常駐倫敦的查爾斯•杜馬稱,中國的增長放慢,將使當局把該國從出口與投資推動型經濟轉向服務型經濟的努力變得困難。
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匯率走軟將推動出口,從而為中國當局爭取到重新調整增長推動因素的時間。盡管中國領導人並沒有發出貨幣貶值的明確暗示,但這卻是符合邏輯的一步棋。隆巴德街研究所稱,即使在2008年全球危機之前,中國的資本支出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所占比例就已達到了不可持續的42%。之後政府以前所未有地大幅增加投資規模來應對危機,先是在2009年推出了6510億美元的一攬子刺激計畫。截至當年年底,資本支出占比已躍增至48%——並且一直保持到去年。一個消費支出占比只有大約36%的經濟體在投資占比接近50%的情況下是絕不可能實現長期繁榮的。
標准普爾公司稱,危機之後,中國的企業負債也達到了14.2萬億美元,高於美國。最近,中國央行著手評估資金規模高達6萬億美元的中國影子銀行業的活躍度,這表明官方擔心其實際規模甚至會比我們所知的還要大。盡管有關地方政府負債真實規模的估算存在很大出入,但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在內的各大銀行已經持有其中大約1.65萬億美元債務的債權。對一個負債嚴重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借更多的錢來拉動增長不是辦法。債務必須減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對全球經濟的最新評估中明確指出了這一點。關於中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限制地方政府債務,遏制影子銀行活動和解決產能過剩、能源需求大和污染嚴重等問題的舉措,將削弱投資和製造業的產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