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 誰在中南海講課?
http://www.CRNTT.tw   2014-06-03 16:22:59
 

  高層最關注什麼?

  縱觀中央政治局92次集體學習的課程表,可以發現,學習課題的涉獵範圍極為廣泛,涉及經濟、法治、軍事、科技、文化、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生態文明建設、三農等領域。

  其中經濟議題出現的頻率最高,為30餘次,涉及金融體制改革、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結構調整、財稅體制改革等重大話題,法治課題也占到相當比重。

  有專家稱,集體學習的主題可謂密切關注黨和國家的長遠建設問題,並突出了對重大現實理論和熱點問題的學習和研究,其中不乏社會上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

  比如2005年6月27日的第23次集體學習《國際能源資源形勢和我國能源資源戰略》,為3天後胡錦濤訪問俄羅斯,展開“石油外交”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而2008年7月26日舉辦的第51次集體學習,則專門以“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和辦好北京奧運會”為學習內容,並邀請原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於再清、北京奧運會組委會秘書長王偉講課,與當時即將召開的北京奧運會相呼應。

  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15次集體學習中,就出現了2個新話題。去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第5次集體學習,內容為“中國歷史上的反腐倡廉”,這是反腐敗問題首次作為集體學習的主題。

  同樣首次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上出現的還有住房問題,去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題學習住房領域情況。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評價稱,這是“歷史上談房地產規格最高的一次會議。”

  許多為中央政治局講過課的學者,都難忘課堂上熱烈的討論過程。一名授過課的學者回憶稱,在授課時,領導人會不時地在講稿上對一些重點問題進行勾畫,授課完畢,會據此提出疑問和自己的見解。

  2004年曾參與第13次集體學習授課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列所原所長李崇富回憶說,在互動交流中可以感受到,學者們往往偏重學術研究,而中央領導則是從戰略高度俯瞰我國的各種社會問題,並結合各領域的現象進行探討,“領導人對很多問題的思考深度都遠在我們之上。”

  學習形式有何變化?

  中央領導人進行集體學習,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時任司法部長的鄒瑜請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孫國華為中央領導人講法制課,課題內容為《對於法的性能和作用的幾點認識》。

  8年後,中央領導集體學法再次啟動。2002年12月26日,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首次集體學習時,胡錦濤在講話中指出,集體學習“要作為一項制度長期堅持”。集體學習的內容,也不再局限於法學領域,而是涉及經濟、文化、衛生、科技、外交、黨建等十多個領域。當年,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作為一項制度固定下來。

  集體學習制度化,被視為是十六大以後中央領導集體在黨的建設方面一項重要的制度創新。隨著集體學習的深入,海內外很多研究機構都試圖通過對集體學習內容的研究,來探尋中國發展的相關動向。

  新一屆領導班子上台後,集體學習也呈現出一些新特點:課堂搬到紅墻外;自學、互相學習;部級官員當講師。去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各領導就從中南海出發,分乘兩輛大巴車,集體來到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參觀創新成果展示,並在現場進行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

  在其已經進行的15次集體學習中,有兩次為自學,比如2012年11月17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集體學習,就由習近平主持,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分別發言談體會;有5次為官員之間互相學習或官員當主講人,比如2013年9月30日的集體學習上,科技部部長萬鋼作為主講人,講述了一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課程。

  這也是時隔9年後,萬鋼第二次為中央領導人講課。2004年12月27日,當時還是同濟大學教授的萬鋼,與中科院孫鴻烈研究員,聯合以“面向2020年的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為課題內容,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課上講課。3年後,萬鋼正式擔任中國科學技術部部長。

  與萬鋼有類似“履歷”的,還有於1994年進入中南海講解、時年39歲的華東政法學院教授曹建明,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課堂,或多或少影響了授課者的生活。而他們在課堂上講述的研究成果,部分也轉化為現實決策,真實有效地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