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24日電/習近平主席22日起前往歐洲訪問,並將在那裡參加國際會議,這把中國輿論的注意力再次帶向歐洲。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指出,中國社會這些年對歐洲的興趣大減,甚至面對歐洲國家有點飄飄然。有句不那麼嚴肅的話在一些中國人中間流傳:歐盟是由小國和不知道自己是小國的國家組成。很多人認為,歐洲已大體失去了面向未來的競爭力,那是個步行街和咖啡館遍布各地、適合旅遊和購物的地方。
但另一方面,歐洲國家又不斷刺痛中國。歐洲有很多攻擊中國人權的“高音喇叭”,歐洲大國小國的領導人輪番見達賴,那裡還出現過焚燒中國商城等極端行為。
也許梳理我們對歐洲的看法,形成對歐洲客觀、穩定的評價對中國社會很重要。歐洲國家雖然都比較“小”,但歐盟的存在使它們得以“抱團”,那是個對中國有重大利益的“國家群”。
首先我們要清楚,歐盟合在一起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也是中國集體性頭號貿易夥伴。如果說政治能力的主要內容是利益分配能力、制定規則能力,以及國際話語權等,那麼歐洲在政治上還是很強的。
第二,歐洲的軍事力量已不突出,歐盟很難成為地緣政治競爭的超級力量,它對中國不構成戰略威脅。
第三,歐洲國家的“停滯”和“守成”在發達國家陣營裡相對更明顯,西方的各種問題也在歐洲更流行。
第四,歐洲是世界資本主義的出發點,積累的“貴族化元素”相對比較多,文化中心主義帶來的優越感明顯。
第五,主要歐洲國家的輿論對華不友好,經常偏執,常有“改造中國”的幻想。但由於歐洲與中國無戰略性衝突,雙方的共同利益更容易被找到,中國要想撕開西方針對中國的輿論鐵幕,歐洲是唯一有可能的突破口。
第六,在西方自己的眼裡,歐洲同美國是有很大差異的。中國人在使用“西方”這個概念時,歐洲或許有40%左右的含量。那麼針對中國來說,美歐的差異和同質化究竟哪個是主要方面,我們似乎還搞不太清楚。
第七,同歐洲打交道,中國過去是完全的弱勢心態,近年在逐漸朝強勢方向轉化。究竟是對歐洲謙遜些好,還是應當更“自我”些,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我們的經驗也很缺乏。
總之,歐洲是西方相對“最遙遠”的一角,它與中國之間隔著俄羅斯和亞洲內陸國家,而不是隔著海洋。在現代世界裡,隔海相望就如同鄰國。而歐洲和中國卻相互實現了巨大利益,這應當被看成是難能可貴的。
跟歐洲走得更密些,這應當是中國人的聰明選擇。因為中歐之間的問題大多不是零和性質的,即使無法化解,留著也變不成惡性腫瘤。中歐合作不存在上限的可能性最大,雙方不斷前行,或許會有我們今天意想不到的重大發現和契機。
發展中歐關係的主動權被掌握在中國手裡的部分越來越多,這將構成中國重新確立“與世界接軌”含義的機會。我們將從懵懵懂懂的狀態逐漸變得思路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