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前夕,恰好是世界無煙日。近日,兩會提案“建議逐步禁止生產銷售電子煙”衝上微博熱搜,“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草制品及電子煙寫入法律”的建議,也引發熱議。盡管“電子煙致死”有待進一步證實,但其危害不容小覷,尤其是青少年陷入“重災區”,讓人痛心、揪心。
電子煙并不安全
電子煙中主要的成分是尼古丁(俗稱:煙碱)。尼古丁本身是導致煙草制品成癮性的罪魁禍首。電子煙釋放的氣溶膠當中含有甲醛、煙草特有亞硝胺、多環芳烴等致癌物質,同時包括乙二醛、重金屬等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并非像很多營銷宣傳的那樣,僅僅是“水蒸氣”而已。
世衛組織明確表示:目前沒有充分科學證據表明電子煙可以幫助戒煙。由於缺乏監管,目前市面上已知的電子煙產品的尼古丁含量標志,和實驗室檢出的含量存在一定差距,可能會造成使用者降低心理防綫,過量攝入尼古丁。
電子煙還有“入門效應”
新型電子煙產品可能成為青少年培養吸煙習慣的一個途徑。
由於“無害”、“健康”等營銷手段和豐富口味的選擇,使得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正掉入電子煙的糖衣陷阱。在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年輕人使用電子煙的情況明顯增加。2011年至2018年間,美國的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從1.5%上升到20.8%。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從未吸煙的未成年人使用電子煙,會使其開始吸煙的可能性增加至少一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