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興衰獐子島
http://www.CRNTT.tw   2019-11-20 17:09:15
 
  盡管游船垂釣讓高北的收入多了一些,但是這并不是一個長久的生意。和所有海島一樣,適合垂釣的時間并不長,旺季也就是7-8月,“游客還是不多,一年也就掙不到十萬塊錢,我光買船就投入了十幾萬元。”

  幾年前,為了掙錢,一些人會選擇去遠洋捕魚,去到非洲、東南亞附近海域工作。

  李國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初,為了增加收入,他選擇離開獐子島公司,和幾個朋友合作捕魚。由於近海漁業資源的減少,他在2009年去到印度尼西亞從事捕魚工作。隨著年紀增長,他在2012年回到了家鄉獐子島,自己買了一艘小木船。“天氣好的時候就出去打打魚,好的時候一船能賣一千多塊錢。”他說,“不過這兩年感覺獐子島的魚也少了。”

  “感覺一上市就不好了。”在獐子島經營著一家海產品店的石晶說。在她看來,獐子島公司辜負了獐子島賜予島民們的環境和資源。

  不過,“獐子島扇貝的故事”也給她帶來了一些好處。隨著獐子島公司在網絡上的“走紅”,來獐子島旅游,買海參和扇貝的人也多了。

  石晶說,有一位來自長沙的顧客早上10點多坐船來到獐子島,買完海參,下午1點多就坐船回去了。“她買了獐子島股票,賠得一塌糊塗,所以堅持要來看看獐子島到底是個什麼地方。”

  同樣受益於扇貝故事的還有王彭,除了釣海螺,他還做起了民宿。這兩年有一些游客也是因為獐子島公司才知道的這個小島,“但是游客還是少,每年真正旺季就7月底開始的1個多月。”

  王彭的民宿前期投入了一百多萬,但是每年的收入也不過十幾萬,還不算經營中的成本。“本來想把民宿做成主業,做不了,還是得靠打魚。”

  與一輩子都生活在獐子島的楊天和李國一口一個“我們獐子島”不同,30出頭的王彭已經計畫著離開獐子島,“等海螺撈完了,我可能會離開獐子島。”(來源:新京報 記者:韓沁珂 文中所有采訪對象均為化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