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我的臉誰做主”,這個問題該有答案了
http://www.CRNTT.tw   2021-03-11 19:20:31
  兩條關於人臉生物信息的視頻近日火了——一是在短視頻平台刷屏的“螞蟻呀嘿”視頻,用戶上傳一張正面照片,即可深度合成可以眨眼、張嘴、搞怪的唱歌動態視頻;二是央視報道某高校研究團隊利用人臉信息制作的一副類似面具的眼鏡,可以解鎖19款搭載人臉識別解鎖功能的智能手機。

  兩件事同時指向包括人臉在內的個人信息被濫用、盜用問題。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不約而同地呼籲,要加強人臉識別監管,加快制定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大對相關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

  之前,公衆對人臉信息被過度索取、應用場景零門檻現象,有過不少擔憂,有些案例也證實其中確實多有隱患。

  去年,有人戴頭盔去看房買房,原因是個別城市被曝售樓處濫用人臉識別技術,“熟客”上門會被多收數萬元至數十萬元房款;廣西某地多名業主遭遇刷臉後、房子被過戶的驚險事件;有人因社交賬號上的個人照片被不法分子抓取、經AI換臉制作成色情視頻,遭到敲詐勒索,面臨“社會性死亡”。此外,浙江的“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也將人臉信息如何合理使用的話題引向深入。

  從上傳個人信息參與小游戲自娛自樂,到應用場景泛化而不得不授權對方使用自己的個人信息,再到不法分子濫用、盜用個人信息,侵害公民隱私權、名譽權以及財產安全……某種程度上說,個人信息的濫用與保護已經迎來至關重要的對決時刻。

  能否調動強有力的舉措保護好個人信息,不僅關乎百姓的個人利益,也關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能否健康發展,關乎深度依賴這些技術的相關行業產業能否行穩致遠。

  據測算,這幾年我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長,預計今年將突破500億元。顯而易見,人臉識別技術迎來了發展機遇期,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一行業可以趁大多數人還懵懵懂懂的時候,上演瘋狂吸金游戲。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