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當前台灣民衆看待兩岸關係的矛盾心態分析
http://www.CRNTT.tw   2024-05-28 00:10:09
  中評社╱題:當前台灣民衆看待兩岸關係的矛盾心態分析 作者:劉凌斌(福州),歷史學博士、福建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摘要】當前,國際局勢風雲激蕩,中美戰略博弈加劇,美國加大打“台灣牌”力度,民進黨當局持續倚美謀“獨”,阻撓、限制兩岸融合發展。面對更趨複雜嚴峻的台海局勢,大陸保持戰略定力,堅守原則底綫,推出一系列反“獨”促融舉措,強力震懾謀“獨”挑釁,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引領兩岸關係“克難前行”,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在三年新冠疫情與外部環境變化影響下,台灣民衆看待兩岸關係的矛盾心態主要表現在:台灣民衆對兩岸未來“和戰”走向的看法存在明顯分歧,其統“獨”立場仍呈現“維持現狀、拒統趨獨”態勢;支持兩岸交流合作與對話溝通是台灣主流民意,但島內民衆對“九二共識”的認同度亟待提升。新冠疫情大流行結束後,台灣民衆尤其是年輕世代赴大陸學習就業創業、尋求發展機會的意願止跌回升,但他們對於兩岸交流合作仍然存在一些擔憂和顧慮,對於大陸惠台政策存在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心理。由此可見,台灣民衆看待兩岸關係的心態呈現出多重矛盾性的特徵,台灣民衆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發展前景,以何種態度參與兩岸交流合作,將對兩岸關係走向產生重要的影響。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國際局勢風雲激蕩,中美戰略博弈加劇,台灣民進黨當局勾連外部勢力,持續謀“獨”挑釁,兩岸關係更趨複雜嚴峻,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與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不確定因素增多。近年來,台海局勢發生的深刻變化也使得台灣民衆看待兩岸關係的心態呈現出若干新特點。本文嘗試從分析當前台海局勢的基本特徵與發展趨勢入手,結合文獻資料和民調數據,對當前台灣民衆看待兩岸關係的矛盾心態及其影響進行初步探討,力求從一個側面來管窺島內社情民意的變化。

  一、當前台海局勢的基本特徵與發展趨勢

  (一)大陸對台政策引領兩岸關係“克難前行”

  面對民進黨當局的種種“倚美抗中”和謀“獨”挑釁行徑,大陸保持強大的戰略定力,堅守原則底綫,精準把控大局,及時調整對台政策,推出一系列反“獨”促融舉措,牢牢掌握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一方面,打出反“獨”反干涉組合拳,堅決開展“雙反”鬥爭。鞏固國際社會“一中框架”。針對美台強化勾結、台灣當局加緊“以武拒統”準備的狀況,大陸通過解放軍持續進行軍機軍艦繞島,在台島周邊海空域開展實戰化聯合演訓,擬訂台獨頑固分子清單并對10名台獨首要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實施制裁等手段,有力震懾了外部干涉勢力和島內台獨勢力,向外部勢力展示了維護國家統一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

  另一方面,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向台胞台企提供新機遇。大陸相繼出台“31條措施”、“26條措施”、“11條措施”、“農林22條措施”等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更加積極主動與台灣同胞分享祖國大陸發展機遇和經濟社會發展紅利,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為台胞台企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參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創造更多便利,提供廣闊空間。從長遠來看,基於大量持續向好的經濟發展態勢、日益開放的廣闊市場和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三年新冠疫情和外部環境變化對兩岸交流合作與融合發展的衝擊有限,也阻擋不了兩岸融合發展的腳步。隨著新冠疫情大流行基本結束和大陸惠台政策措施的落實細化,兩岸人員往來與民間交流逐步恢復常態,兩岸經貿合作與產業融合有望持續深化,兩岸城市交流、基層交流、青年交流、文教交流有望取得新突破、新進展;影響所及,兩岸融合發展格局將從經濟領域快速向社會領域、文化領域拓展,其深度和廣度將大幅增加。〔1〕這必將有助於推動兩岸關係“克難前行”,增進兩岸同胞福祉,為實現祖國統一與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夯實基礎。

  (二)台獨勢力阻撓、限制兩岸融合發展

  2016年以來,台灣民進黨當局憑藉“完全執政”優勢,肆無忌憚地破壞兩岸關係,推動“文化台獨”、“去中國化”,利用新冠疫情大搞“以疫謀‘獨’”,嚴控和阻撓兩岸交流合作,導致台海局勢更趨複雜嚴峻,兩岸交流合作受到嚴重干擾和破壞,兩岸融合發展與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不確定因素增多。民進黨當局通過修改“國安五法”、制定“反滲透法”、增訂“經濟間諜罪”等方式,不斷加大對兩岸交流合作和台胞來大陸發展的管控限制力度,甚至采用恐嚇、打壓、查辦、起訴、罰款等手法,迫害參與兩岸交流合作的島內團體和人士,對台胞赴大陸就業創業處處設置障礙,試圖製造“寒蟬效應”,破壞兩岸融合發展的民意氛圍。近年來,在新冠疫情衝擊和台灣方面限制的叠加影響下,兩岸各類交流活動和各領域合作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和衝擊,台胞登陸意願有所下降,來大陸發展顧慮增大。

  在2024年1月13日舉行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攜其“台獨工作者”標簽以四成(40.05%)的得票率當選,打破了2000年以來島內政局每8年完成一次“政黨輪替”的“周期率”。可以預見,賴清德上台後,將繼續在兩岸交流合作與融合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中製造重重障礙。一方面,民進黨將繼續不擇手段在各個領域加緊“去中國化”,推動“認知作戰”,夯實謀“獨”拒統的社會基礎和思想基礎。另一方面,民進黨勢必繼續在島內強化“綠色恐怖”,在利用執政優勢和政經資源全力打壓在野勢力方面很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為該黨長期執政奠定基礎,其會對在野勢力進行“抹紅”與“抹黑”,并動用“法律”和行政手段打壓正常的兩岸交流,將繼續運用“國安五法”“反滲透法”等相關規定,羅織罪名進行指控,通過司法訴訟、限制出境、處以罰金和徒刑等方式,不斷加大對台胞參與兩岸交流合作和赴大陸就業創業的管控、限制力度。一旦如此,祖國大陸以深化民間交流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將受到更多制約。

  (三)美國干涉台灣問題的力度有所加大

  近年來,中美兩國戰略博弈更加激烈。美國拜登政府將中國視為“最大的地緣政治挑戰”和“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處理對華關係目的更清晰,思路更明確,行動更聚焦,手段更凶狠,先後在人權、科技、經貿、涉港、涉台、涉疆、南海等議題上對華施壓、頻頻挑釁中國,中美關係在激烈的戰略博弈中波動不斷。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跨越的紅綫。習近平主席在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時專門強調,“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要求“美方應該將不支持‘台獨’的表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停止武裝台灣”。〔2〕然而,拜登政府雖作出積極表態,聲稱美方恪守“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但在行動上卻縱容美國國內一些勢力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通過持續提升美台之間的政治、軍事、經貿關係,炮製“挺台反華法案”,拉攏盟友插手台海事務等方式,不斷加大打“台灣牌”的力度,試圖利用台灣問題對中國進行戰略遏制,并將其作為與中國政府討價還價的政治籌碼。時至今日,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已經逐漸被掏空,這不僅將導致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因台灣問題遭受衝擊,造成中美關係的不穩定性和台灣問題的複雜性增加,而且將不斷向台獨分裂勢力傳遞錯誤信號,導致民進黨當局和海內外台獨勢力采取台獨冒險行徑、衝擊一中原則的可能性升高,使得兩岸融合發展與祖國統一進程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長遠來看,中美兩國的矛盾本質上是守成霸權國美國與新興大國中國之間的矛盾。可以預見,中美戰略博弈將是長期、艱巨的拉鋸戰。中美關係雖然因近期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和雙方高層互動增多而有所緩和與改善,但美國仍將延續對華戰略競爭的態勢,同時也會極力避免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在一些具體領域與中國開展合作,中美關係將保持“鬥而不破”的“競合”態勢,雙方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美國顯然不會放棄通過打“台灣牌”來挑釁中國底綫,中美兩國圍繞台灣問題的鬥爭仍將持續一段時間。頑固堅持台獨立場的賴清德上台後,其掌控的民進黨將繼續成為美國“最聽話的棋子”,加碼“倚美抗中”,深化美台勾連,高度配合美國的“以台制華”戰略,兩岸恐將由“兵凶戰危”徹底滑向軍事衝突。中美兩國未來最有可能的衝突形式是“代理人戰爭”,而目前的“理想場所”就是台海。〔3〕這是兩岸中國人都不願意看到的局面,也是雙方應當極力避免發生的場景。 

  二、台灣民衆看待兩岸關係的矛盾心態分析

  (一)台灣民衆對兩岸未來“和戰”走向的看法存在明顯分歧

  俄烏衝突爆發兩年多來,“兵凶戰危”的台海持續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甚至被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稱為“全球最危險的地方”,各界對於“兩岸未來是戰是和”的各種言論甚囂塵上,島內社會也出現了“台灣是否會變成下一個烏克蘭”的激烈爭論,諸多民調顯示持不同政治立場的台灣民衆對於兩岸走向“戰爭或和平”的看法存在分歧。“2023年天下雜志縣市民意調查”顯示(於2023年7月和8月進行,樣本數近1.5萬),台灣民衆對兩岸戰爭風險的意見呈現五五波,與其政黨傾向呈現高度相關性。有46%民衆擔心台灣與大陸接下來五年發生戰爭,衹略少於不擔心的52.8%;認同國民黨的選民對戰爭風險最為焦慮,有64.3%擔心,“非常擔心”的比率更高達38.1%;民進黨支持者擔心開戰衹有35.2%,高達64%不擔心;無黨籍傾向者和民衆黨支持者擔心開戰分別占46.1%和45.8%。〔4〕

  在2024年台灣地區“二合一”選舉進程中,國民黨等在野政治力量試圖主打“2024年選舉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的選戰主軸,得到過半民衆認同。ETtoday民調雲於11月30日進行的民調顯示,高達57.4%民衆認同,2024年選舉結果將影響兩岸關係走向“戰爭或和平”,36.0%不認同;有49.5%民衆認為賴清德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會使得兩岸關係更緊張,遠遠高於侯友宜(9.5%)和柯文哲(8.2%)。2024“政黨輪替”,28.3%不支持。〔5〕

  近期巴以爆發新一輪大規模衝突,兩岸緊張關係再度升溫,也加劇了民衆對於兩岸可能開戰的憂慮。根據《菱傳媒》近半年來的民調,台灣民衆對於兩岸在三年內可能存在戰爭風險的擔憂同樣存在分歧,認為兩岸一定會或可能會發生戰爭的比例略低於兩岸完全不會或不太可能會發生戰爭的比例。《菱傳媒》2023年12月進行的最新民調顯示,41.18%民衆擔憂兩岸未來三年內一定會或可能會發生戰爭,認為兩岸不太可能或完全不會發生戰爭的民衆有53.10%。吊詭的是,該民調顯示,仍有過半(54.79%)民衆相信兩岸若發生戰爭,美國一定會或有可能會出兵協防台灣;另有45.21%民衆認為美國不可能或完全不會出兵協防台灣,為近8個月來新高。〔6〕無獨有偶,《聯合報》在2023年9月中旬進行的“2023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也顯示,如果兩岸發生軍事衝突,四成八民衆相信美國會派兵協防台灣,四成覺得不會。〔7〕綜合上述多份民調表明,“疑美論”尚未在島內社會發酵,仍有半數民衆認為兩岸若發生戰爭美國可能出兵保台,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也尚未讓綠營支持者認真思考兩岸關係未來走向,以致政績不佳的民進黨在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仍能贏得四成基本盤的穩定支持,并最終利用在野陣營的分裂而僥幸獲勝。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