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6日刊登題為《正經歷新轉變的中餐:下一波餐館指南》一文。作者為傑米·費爾德馬。文章摘編如下:
本世紀初我在中國做交換生時學到的漢語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但我很清楚地記得,在那裡吃到的食物讓我十分興奮。上海有內灌濃湯的精致湯包,成都有堆滿一整盤的配有辣椒和花生的兔肉,雲南有新鮮香蕉花沙拉。這跟我從小在芝加哥吃到的中餐大不相同,我當時很想把它們全打包帶走,運回美國。
如今,這樣做就沒必要了。隨著中國向世界開放,並且美國食客對於食物更加著迷、更加了解,中餐在美國正經歷轉變。一批新餐館和食譜展現出了對中餐的獨到見解,揭示了全世界最複雜料理之一的深奧和多樣。
美國從19世紀開始出現第一批中餐館,一般來說,那些餐館的餐點與中國菜關係並不密切。它們為了迎合美國人的口味而發明了新菜,或者對原有菜肴進行了大改造。至於20世紀上半葉的“雜燴屋”,有關這家餐館的記載,更多的是顧客的感受,而非廚師及菜品的文化或地域定位。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紐約的順利宮和周氏餐館等國際化餐館興起,它們引入了高端中餐的概念,它們的中餐立足傳統技巧,但對菜品略作調整,以迎合美國人的口味。
然而,近年來,在沿海和中部地區,一批新廚師在比民族或地域特征更具體的某種東西中找到了靈感,那就是個人經歷。《民以食為天》一書的作者洪曉音說:“剛開始的時候,人們透過美國的視角做中餐,但如今,人們透過他們的個人視角做中餐。”洪曉音還是在曼哈頓唐人街美國華人博物館開幕的展覽“酸甜苦辣:中餐旅美記”的策展人。在該展覽中,33位廚師在多媒體訪談中講述了他們自己的故事。
“酸甜苦辣:中餐旅美記”的另一名策展人林建柯(音)說,多種因素促成了這種新的了解。他解釋說:“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更多人往來於中國和西方之間,正接觸這些他們在美國吃不到的食物。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的年輕亞裔廚師渴望重新發掘自己的烹飪基因,與他們的傳統建立起聯繫。”
改變中餐在美國面貌的並非只有美籍華裔廚師。富有創造精神的中國廚師正為美國食客帶去他們自己對烹飪的見解。在2001年移居華盛頓特區之前,廣受贊譽的廚師/餐館老板彼得·張(音)已在中國當了二三十年專業廚師。他的女兒、負責餐館業務發展的莉迪婭·張(音)說:“他的風格以四川菜為基礎,但也融入了來自湘菜、淮揚菜和廣東菜的技巧。他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創新。”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