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4日電/寨卡病毒讓中國面臨獨特的風險。截至9月5日,中國出現22例寨卡病例,但這些病例都是輸入性的,目前患者已經全部康復。隨著北半球天氣轉涼,攜帶寨卡病毒的蚊子將進入休眠狀態,中國大面積爆發寨卡的可能性似乎並不大。
不過,還是有令人擔憂的原因。中國面臨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的風險加大,特別是從東南亞地區。實際上,新加坡275例寨卡病例中有30人是中國公民。隨著熱浪席捲南半球,那裡攜帶病毒的蚊子將逐漸蘇醒。這將增加中國輸入寨卡病例的風險。
如果考慮中國的氣候條件以及攜帶寨卡病毒蚊子的地域分布,該國發生大規模寨卡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或會增加。寨卡病毒有兩種攜帶者:白紋伊蚊與埃及伊蚊。埃及伊蚊主要分布在中國南部,特別是海南、廣東和雲南等省份。白紋伊蚊分布在河北、山西和陝西南部的廣大地區。白紋伊蚊不但能在寒冷的天氣裡生存,而且極具進攻性,使得寨卡病毒能夠傳播的範圍更廣,波及更多中國人。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放寬計畫生育政策,人口專家估計,中國每年將增加600萬新生兒。調查數據顯示,在新生育政策背景下,中國中部和南部的夫婦更可能要第二個孩子。假設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婦中有1%到13%生下有先天缺陷的孩子,那麼一旦寨卡病毒在中國大規模爆發,幾十萬新生兒將遭受嚴重的健康問題。
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已迅速採取措施,降低寨卡病毒感染和傳播的風險。不過,這些措施需要進行改進,以適應對寨卡病毒的新認識和中國不斷增加的風險。
(來源: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