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接過袁隆平的“接力棒” 讓更多“新農人”走向祖國大地
http://www.CRNTT.tw   2021-05-23 11:56:22
  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網評:接過袁隆平的“接力棒” 讓更多“新農人”走向祖國大地

  來源:東方網 作者:陳娜婭

  2021年5月22日,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生命之鐘,定格在了夏初時節的明媚午後。這個以往總與重大技術突破、與國家戰略部署、與鮮花與敬意一起登上熱搜的名字,這一次,卻用“永遠的告別”留下了他對這個餐後的世間“最後的溫柔”。

  有網友說,每個歷史時代都會有與我們同時期的熠熠閃光的人物隕落。霍金走了,或有人不懂時空;金庸走了,或有人不懂武俠;可是我們知道,再笨的人,也要吃飯。袁隆平,就是這樣一個把自己的一生與“吃飯”這件看似簡單又最不容易的事業緊緊綁在一起的“追夢人”;是一部到了90歲還笑稱自己“90後”的“永動機”;是一位直到入院前還心心念念要下田看看,“絕不願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中國“老農”。

  越是簡單,越是美麗;越是質樸,越是動人。在聽聞袁老離世的消息後,無數人在留言區向他匯報,“袁爺爺,我今天沒有剩飯”;諸多青年學子在評論區寫道,“他走後,我們都將是他”。是的,天體縱然會隕落,但曾因其照耀而迸發的新生命卻會蓬勃綿延。70多年前的北大荒,年輕的農墾人跟隨父輩的步伐,用艱苦奮鬥、勇於開拓、無私奉獻的精神創造了中國農業發展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跡;如今,處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產業形態升級的關鍵時期,祖國正呼喚更多知識青年接過袁老的“接力棒”,成為富有朝氣、堪當大任的“超級新農人”。

  民以食為天。無論技術如何發展、科技如何進步,農業始終是國之大計,是戰略根本,是抵禦風險挑戰的底氣所在。有些年輕人從小生長在城市,不了解農業,對農墾的認知或還帶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殊不知,隨著5G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智慧農業、旅遊農業、生態農業已經成為年輕人可以大展拳腳的廣闊舞台。袁老在逝世前一年的中國農民豐收節上,就專門深情“喊話”中國青年,希望更多年輕人投身農業科研,發展壯大祖國的現代農業。老一輩“農人”堅韌不拔、艱苦創業,將“雜交水稻”這樣的前沿技術交付於手,新一代“農人”又有何理由不傳承精神,接續奮鬥。

  農業是根本,青年是希望。帶動農業向信息化、市場化、現代化快步邁進,是時代賦予年輕人的新使命。守護住“一日三餐”裡的煙火氣,讓所有人都遠離饑餓,不會也不該只是袁老一個人的夢。雖然從今天起,中國的土地上無法再看到一位“90後”的“播種人”,但他播在每個人心頭的種子,將化作千千萬萬個“他”,繼續他“禾下乘涼”和“走向全球”的糧食夢。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