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山水甲天下 文物鑒古今
http://www.CRNTT.tw   2021-10-04 12:20:12
桂林博物館文物(圖片來源:桂林博物館)
  中評社北京10月4日電/據人民網報道,桂林,不僅山水甲天下,同時也是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博物館作為歷史文化遺產的守護者,自1964年4月21日開始籌建,1988年1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30周年之際建成開放。桂林博物館新館(圖⑤)位於臨桂新區平桂西路,於2010年2月正式開工建設,2014年3月竣工,2016年12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2020年12月21日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桂林博物館新館建築面積為3.4萬平方米,是展示桂林歷史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4萬餘件,以桂林明代出土梅瓶、明清書畫珍品、桂林出土文物等為館藏特色。
  
  清康熙五彩描金狩獵圖大盤

  清康熙五彩描金狩獵圖大盤(圖①),1987年10月曹瑛夫婦贈予桂林博物館收藏。

  康熙五彩冠絕一時,《匋雅》中記載:“康熙彩之顔料,因非後世所常有。論其畫手高妙,不但官窑器皿,仿佛王惲,即平常客貨,亦莫不出神入化,波瀾老成。”康熙五彩最大的特點是運用了釉上藍彩和黑彩,形成了紅、綠、藍、黃、黑、赭等多種顔色的搭配與運用,色彩對比更加和諧、沉穩。

  此五彩描金大盤胎薄質堅,形制極為規整。盤口微外侈,弧腹,圈足,釉潤,略泛青,釉底青花雙圈內畫秋葉圖記款。盤內壁以五彩繪狩獵圖,圖中繪遠山近樹,一年輕武將束發頂冠,身披鎧甲騎乘在奔馳的駿馬上,左手執弓,右手指向前方中箭大雁,獲獵之喜溢於言表。身後緊跟兩騎馬隨從,皆身著鎧甲,其中一人手握旗幡。馬前有兩只奔跑的獵狗,另有兩侍衛手持長矛立於較遠處。整器構圖精妙,人物刻畫生動細致,形神俱備,繪工精細,施彩講究,為康熙五彩瓷中的精品。

  姜筠設色山水人物折扇

  “清末四大家”之一況周頤生前使用的折扇(圖②),其長子況又韓在1978年6月將該扇捐給桂林博物館。

  該扇為竹片支撐糊裱紙扇,扇面正面為設色山水人物畫一幅,為姜筠於1918年所繪。畫面左側為兩株古鬆屹立山坡上,鬆下不遠靠河岸處,一樵夫斫薪歸來,小憩待渡。河中一船夫正將船擺向岸邊,準備渡樵夫過河。對岸一片村舍應是樵夫歸所。畫面雖小,然構圖精妙,全圖景觀壯闊,錯落有致,筆法生動。

  1917年,朱祖謀完成《彊村叢書》的校刻,使校詞成為專門之學,為詞史上一大盛事。吳昌碩、吳待秋等人為之作《彊村校詞圖》,況周頤、王國維、葉昌熾等人為題校詞圖,《蕙風詞史》載“一時名流,題贈殆遍。先生(況周頤)為作還京樂。”扇面所題“倚逐樵歌發,鬆風相和溪路”,即況周頤《還京樂》詞二句,姜筠正是據此詞意作畫。

  扇面背面為王國維楷書。大字為唐人詞三首,小字為王國維論望江南、菩薩蠻兩詞牌之起源,兼及李白菩薩蠻之真偽問題。

  明青花高士行旅圖(踏春圖)梅瓶

  明青花高士行旅圖(踏春圖)梅瓶(圖③),1972年出土於桂林市東郊明代靖江安肅王朱經扶夫婦合葬墓。經考證,這是明代宣德晚期到正統時期的產品。它造型規整,紋飾精美,堪稱明代早期青花瓷器的精品,也是桂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梅瓶是指小口、短頸、豐肩、瘦身的一種瓶式,在古陶瓷繁多的器型中,以優美的造型頗受世人青睞。桂林博物館收藏有各類明代梅瓶300餘件,這是其中最為精美的一件,器型、胎釉和青色俱佳,尤以紋飾最為特殊。

  畫面中,遠山滴翠,碧水橫流,路旁柳枝隨風搖曳,一高士神態怡然,坐騎徐行,馬前一琴童挾琴引路,馬後一僕人肩擔酒食隨行。擔子的一頭為三層食盒,另一頭為一只裝滿美酒的瓶子,這個瓶子和桂林博物館所藏的一些梅瓶的造型幾乎一模一樣。畫有這種主題的大罐不少,梅瓶卻只有這一件,可稱得上“瓶中瓶”。它為研究梅瓶的實際用途提供了最直觀的實物資料。整個構圖精美絕妙,人物形神兼備,筆法細膩生動。畫面層次分明,線條流暢。路旁柳枝隨風搖動,人物衣飾亦隱約飄拂,生動有趣,猶如一幅精美的中國山水畫。

  隋四神十二生肖紋銅鏡

  隋四神十二生肖紋銅鏡(圖④)為桂林興安縣出土文物。銅鏡為圓形、圓紐,尺寸為直徑21.5厘米,高0.8厘米,重1231克。伏獸紋鈕座。鈕座外凹面雙線方格。方格四外角與V形紋相對。V形紋內各有一獸面紋。方格與V形紋分割的四區分別配置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中區為楷書四言賦物詩一首:“阿房照膽,仁壽懸宮。菱藏影內,月掛夢中。看形必寫,望裡如空。山魑敢出,水質慚功。聊書玉篆,永鏤青銅。”外區由葉瓣紋分成十二區,分別配置十二生肖,鏡緣內側飾鋸齒帶。這是隋唐之際廣泛流行的典型銅鏡。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