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1月30日電/據新華社報道,不久前,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和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落下帷幕。經過層層選拔,300餘位大、中學生從全球數十萬報名選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圍。五大洲選手相聚“雲端”,進行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在線比賽。
“五洲選手共競技,雲端相聚展才藝。相隔十萬八千里,天涯樂享一台戲。”外國選手集體創作了一首打油詩,以慶祝這來之不易的比賽。本屆“漢語橋”首次採用線上形式,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是賽事能夠順利進行的關鍵。線下比賽項目移至“雲端”後,帶來許多挑戰。以全球半決賽中的客觀選擇題為例,不僅要經過題目設置、題板設計、系統編程與在線包裝等多個步驟,還需要保證五大洲15名選手能同時收到題目,並於10秒內作答完畢及時反饋到比賽現場。整個過程需要高度的精准與同步,才能確保比賽公平、順利舉行。在錄制過程中,節目啟用雲服務器,把“虛擬引擎”首次應用於大屏在線包裝的研發與製作中,使活動實現單機位、同場景、無縫多屏輸出技術。同時,以互動需求為切入點,節目開發近20個交互頁面,有效保證了實時連線、互動答題、正反雙方辯論、留言感受講述等各環節的呈現效果。
“漢語橋”借助新技術既保證了賽事的延續性,摸索出一套打破既有制播方式的“雲化”機制,還衍生推出“我與漢語的故事”Vlog創作、中國音樂文化線上國際夏令營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各國青年提供更加多樣的交流平台。本次“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球總冠軍、比利時選手戴廬可就從比賽中獲得啟發,他希望未來能結合自己經驗,開辦一檔以外國青年看中國為特色的短視頻節目,以促進中國與世界的相互了解。可以期待,更加立體的“漢語橋”將激發出更多、更好的創意,讓交流“不斷線”,友好“常在線”。
今年的“漢語橋”尤為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剛過完18歲生日的意大利姑娘以一首動人的中文歌曲,獻給全世界的抗疫人員;圍繞“同呼吸,共命運”的主題演講,多國選手與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進行視頻對話,大家共同回憶了抗疫過程中中國和世界各國互幫互助的友好情誼……世界青年守望相助、攜手應對危機的感人瞬間定格在屏幕上,保存於人們的記憶中。
近20年來,“漢語橋”系列比賽覆蓋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萬人次,是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青年展示中文水平的重要平台,真正成為“溝通世界的語言之橋、文化之橋、友誼之橋、心靈之橋”。多年實踐表明,“漢語橋”並非僅僅是從中國通往世界的“單向橋”,更是一座讓各國人民互相了解、交流溝通的“立交橋”。參加比賽的國際學生們,用雙眼見證中國,以心靈感知中國,促進民心相通、文明互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