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堅持不懈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http://www.CRNTT.tw   2022-09-20 08:40:03
  中評社北京9月20日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中國生態環境問題的基礎之策。”中國承諾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事關實現中華民族長久發展大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石。

  羊城晚報發表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倪新兵文章介紹,202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8%,比2005年下降了48.4%,超過向國際社會承諾的40%-45%目標。綠色低碳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主要途徑,也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內在要求。堅持走“雙碳”的發展路子,處理好發展與環保要求的矛盾,這為中國經濟社會的轉型明確了總體方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調研考察時指出,廣東有條件有能力把生態文明建設搞得更好。在廣東探索出一條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路徑,意義十分重大。

  緊抓生態示範區建設

  文章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特別是依托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綠色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一是出台環境保護政策。“十三五”以來,廣東省通過制度建設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如制修訂了《廣東省濕地保護條例》等90多件次生態環境地方性法規,制定《廣東省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調解處理條例》《廣東省林地林木流轉辦法》,實施《廣東省美麗海灣規劃(2019—2035年)》等。

  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廣東省近五年投入7500億元推進環保設施建設和污染治理,大氣環境質量連續7年全面達標,527條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打造綠色富民新路子

  文章稱,作為曾經“全國荒山造林綠化第一省”,廣東堅持綠美行動,圍繞發展與林業生產和林農收益相關的項目,做好森林財富增收的文章,做到不砍樹也能致富。

  一是加強林業生態保護建設。廣東省完成人工造林2.7萬公頃、中幼齡林撫育41.7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原來30%提高到58.66%。

  二是逐年提高生態林補償標準。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拓展林業收入渠道,加大公益林補償力度,2020年,中央和省財政對省級以上公益林補償標準達到平均每畝40元,位居全國前列。

  三是積極推進自然保護地建設。打造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快推進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建設。截至2020年底,廣東省共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5個、國家地質公園9個、省級以上地質遺跡保護區6個,面積分別達29.79萬、7.80萬、3.73萬公頃,保持自然生態系統性,保護生物多樣性。

  四是推進“碧道+”產業發展。以“安全行洪通道、自然生態廊道、文化休閑漫道”建設為基礎,統籌串聯流域內產業、旅遊、鄉村等各類特色資源,因地制宜布局文化創意、休閑旅遊、特色農業等產業類型,形成多種多樣的“碧道+”產業群落,促進城鄉生態文明建設。

  發展綠色低碳經濟

  文章認為,一是開展碳匯交易。利用市場機制解決發展的問題。廣東作為首批國家低碳試點省之一,加快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打破資源禀賦及產業結構禀賦影響,發揮“碳匯”溢出的效益,持續推進工業、農業農村、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碳達峰試點示範建設,實施工業生產過程溫室氣體控排、農業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示範工程等。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碳普惠機制和碳捕集技術等試點示範工作,走出了一條“賣空氣”致富的新路子。截至2021年,廣東省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和金額分別為1.997億噸和46.1億元,穩居全國首位。為建立全國統一碳市場作出有益探索。

  二是發展清潔低碳經濟。通過建立節能機制、應用新技術等實現減排目標。首先,廣東加快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嚴控高耗能高排放產業規模。其次,繼續做強做優綠色石化、智能家電等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加快培育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智能機器人、精密儀器設備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再次,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數字創意、節能環保等高端產業。截至2020年,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三次產業比重為4.3:39.2:56.5,廣東省先進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6.1%,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1.1%,新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5.2%。最後,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降低能源消費,目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為29%,較2015年提高4.4個百分點。繼續朝著2025年的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較2020年下降14.5%的目標努力。

  三是開展國家低碳試點省建設。廣東繼成為在全國率先啟動“生態控制線劃定”工作的省份之一後,又成為首批國家低碳試點省。在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三規”的基礎上,統籌城鄉發展規劃體系和協調機制,按照“功能定項目、項目定指標、指標定控規”的原則,探索研究編制“碳規”——低碳生態城市建設規劃。截至2020年底,全省綠色建築面積超過5億平方米,城鎮綠色建築占新建建築比例達63%,新建裝配式建築面積5697.92萬平方米,而同期全國累計綠色建築面積達到66.45億平方米。

  加大生態文明宣傳

  文章提出,一是拓展基地建設,成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依托研究中心,打造理論研究陣地、學習宣傳陣地、實踐推廣平台,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生態文明意識,全社會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

  二是開設特色課程。通過進校園、進課堂、進社區、進工廠、進鄉村,大力傳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念。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

  三是加強媒體、高校、黨校、企業、行業協會開展跨界合作。利用各界平台互動,結合主題開展環保宣傳,普及“雙碳”知識與理念,調動社會各界為“雙碳”工作建言獻策。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