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面準確把握大食物觀科學內涵
http://www.CRNTT.tw   2022-09-07 08:18:08
  中評社北京9月7日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提出了大食物觀。要全面準確理解大食物觀,就不能僅僅局限於保障食物供給層面,而要從人類發展、世界發展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更高維度和更廣闊視野來思考。祗有全面準確把握大食物觀的科學內涵,才能樹立正確的大食物觀,這對於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促進鄉村振興乃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糧食安全觀的深化和發展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1996年發布的《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白皮書明確表示,中國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糧食基本自給,並提出立足國內資源,實現糧食基本自給,是中國解決糧食供需問題的基本方針。在此方針指導下,我國形成了符合國情的糧食安全觀:種植業是農業的重要基礎,糧棉油糖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保障糧食有效供給是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我國傳統糧食安全觀注重糧食供給數量,基於此,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農業發展政策,糧食產量不斷邁上新台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糧食產量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很好地保障了糧食安全,實現了社會穩定和人心安定。
  
  大食物觀順應了我國居民食物消費結構變化趨勢。現階段,我國已實現從“吃不飽”到“吃得好”的歷史性轉變,居民食物消費需求更加豐富多樣。這必然要求食物供給既要裝滿“米袋子”,又要保障“肉盤子”“菜籃子”“奶箱子”“糖罐子”等,既要保數量,又要保多樣、保質量。大食物觀正是在此背景下不斷形成的。
  
  2015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正式提出“要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樹立大食物觀”,並將其作為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的重要內容。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樣化了,這就要求我們轉變觀念,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提出,要樹立大食物觀,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了哪樣也不行。
  
  大食物觀是黨中央糧食安全觀念的戰略性轉變和歷史性演進的體現,它拓展了傳統的糧食邊界,推動傳統糧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轉變,不僅關注數量安全而且關注質量安全,使我們從更廣的維度把握糧食安全,已成為我國糧食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國家要強大、社會要穩定,就必須始終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讓老百姓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而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最重要、最根本的前提就是讓老百姓能夠吃飽飯、吃好飯。吃飯問題不僅事關人類生存,也歷來是國家穩定和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新中國成立後,面對農業基礎十分薄弱的情況,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經過艱苦努力,依靠自身力量有效實現糧食基本自給,從過去4億人吃不飽到今天14億多人吃得好,“誰來養活中國人”的問題得到了有力回答。
  
  大食物觀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為出發點,讓老百姓吃得更好、更健康。大食物觀體現在百姓餐桌上,就是在保障口糧的基礎上讓食物品類更加豐富、結構更加優化、品質更有保障。
  
  遵循人類發展的大歷史觀
  
  從生命進化角度看,生物體的運轉需要能量,食物的本質就是提供維持生物體運轉的能量。從這個意義上說,穀物是食物,蔬菜和肉蛋奶也是食物,甚至微生物、合成物質都可以成為食物。實現食物安全應滿足3個條件:一是有充足的供應,能夠提供足夠能量;二是有豐富的種類和合理的結構,能夠滿足各類能量需求;三是有合理的食用方式,能夠被人體有效轉化利用。
  
  從古至今,人類獲取食物就是為了獲得身體必需的能量,只不過在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獲取食物的能力是不同的,利用和轉化食物的水平也是不斷變化的,人們所追求的目標也是不斷升級的。歷史上,面對人口不斷增加帶來的食物壓力,我國形成了以精耕細作為核心、以結構多樣和可持續發展為重要特徵的農業生產體系,人們注重食物的高效利用,講究食物的加工、烹飪和進餐安排,保證食物能量的合理攝取。《黃帝內經》就提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膳食平衡理念。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