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加快建設上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http://www.CRNTT.tw   2022-06-25 16:58:28
  中評社北京6月25日電/據人民網報導,襟江帶海,長風萬里;百舸爭流,奮楫者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上海考察調研、出席重要活動,5次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上海代表團審議,作出重要指示,交辦重大任務,賦予重大使命。

  “展望未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壯闊征程上,上海一定能創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一定能展現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氣象!”總書記的深情勉勵,為這座2500萬人口的超大城市指明前進方向。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上海以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姿態和擔當,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這是載入史册的重要一幕——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從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宣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政治信念。總書記表示,我們黨的全部歷史都是從中共一大開啟的,我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建黨時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貴、每個情景都耐人尋味,我們要經常回憶、深入思索,從中解讀我們黨的初心。”踐行諄諄囑托,上海精心守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充分用好豐富的紅色資源,把革命舊址、革命文物中蘊含的偉大建黨精神演繹出來,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2021年6月3日,中共一大紀念館開館,展品數量由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278件增至1168件,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精神譜系的源頭,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上海持續推進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以中共一大紀念館為龍頭,梳理出612處革命舊址遺址及紀念場館,讓革命舊址成為黨史“教室”,革命文物成為黨史“教材”,英烈事跡成為黨史“教師”,同時樹立起鄒碧華、鐘揚、吳孟超等一批新時代忠誠乾淨擔當的共產黨人群像。

  2021年7月1日,《上海市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條例》實施,通過加強法治保障,推進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同年,“紅色文化傳承弘揚工程”被列入上海市16項民心工程。今年,由中共一大紀念館等策劃的以“偉大建黨精神”為主題的大型原創展覽在全國巡展。

  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永擔在肩,上海錨定精神坐標,久久為功推進基層黨建。

  位於浦東陸家嘴的上海中心大廈,是上海的一座標誌性建築。2018年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22層的陸家嘴金融城黨建服務中心。

  “當時,我們正在黨建服務中心的空中花園研討交流區舉行主題黨日活動,總書記同我們親切交談。”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職員陳靜瑤回憶。

  “黨建工作的難點在基層,亮點也在基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黨建既要發揚優良傳統,又要與時俱進,不斷適應新形勢,拓寬基層黨建的領域,做到黨員工作生活在哪裡、黨組織就覆蓋到哪裡,讓黨員無論在哪裡都能找到組織找到家。希望上海在加強基層黨建工作上繼續探索、走在前頭。

  從不負重托到繼續探索,上海基層黨建不斷開創新局面。

  陸家嘴金融城有285幢商務樓宇、50多萬名從業人員。金融城做到了樓宇黨建“布點”、行業黨建“連線”、商圈黨建“成圓”、區域化黨建“劃片”。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陸家嘴管理局局長肖健說:“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3年多來,吸引近百名業務骨幹入黨,500餘名黨員成長為企業高管。”

  從村居社區、商務樓宇到新經濟、新業態領域,上海積極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基層黨建工作,以加強黨建促改革發展穩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給上海黨員幹部回信、寫信,從耄耋之年入黨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到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從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百歲老戰士們到武警上海市總隊執勤第四支隊十中隊全體官兵,都寄予深切關懷,提出殷切希望。

  “跟著黨走,生命才更有意義!”牛犇的話,道出上海廣大黨員幹部的心聲。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戰鬥堡壘。73.4萬多名黨員赴社區報到,33.6萬個樓棟(隊組)、249個方艙醫院建立臨時黨組織……黨旗始終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引領全市上下堅決打贏大上海保衛戰。

  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

  改革是發展的根本動力,開放是上海的最大優勢。

  2015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上海要“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為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背靠長江水,面向太平洋,上海長期引領中國開放風氣之先。開放、創新、包容已成為上海最鮮明的品格。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上海始終堅持把上海未來發展放在中央對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上,放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放在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國家對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的總體部署中來思考和謀劃。

  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在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2014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強調,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塊大試驗田,要播下良種,精心耕作,精心管護,期待有好收成,並且把培育良種的經驗推廣開來。

  “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勇蹚改革深水區:以負面清單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制度,以貿易便利化為重點的貿易監管制度,以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業開放為目標的金融創新制度……如今,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播下的“種子”,已在20多個省份的自貿試驗區茁壯成長,1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

  高樓林立、流光溢彩的陸家嘴,30多年前還是一片阡陌農田。

  “浦東開發開放30年取得的顯著成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提供了最鮮活的現實明證,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生動的實踐寫照!”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浦東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勇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範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制定實施貫徹落實意見的行動方案,落地實施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股權份額轉讓等試點政策,實現市場准營承諾即入制等重大改革突破,出台張江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等6部專門為浦東新區制定的法規……一年多來,緊緊圍繞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

  今日浦東,改革開放氣象更新:臨港新片區建設跑出加速度,總體方案明確的工作任務已完成90%,基本形成“五自由一便利”的制度型開放體系框架;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掛牌運行,一批重大功能創新舉措先行先試;“一業一證”改革率先推出並上升為國家級改革試點,“證照分離”改革向全國復制推廣……

  洋山港建成和運營,為上海加快國際航運中心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擴大對外開放創造了更好條件。2018年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視頻連線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聽取碼頭建設和運營情況介紹時指出,要有勇創世界一流的志氣和勇氣,要做就做最好的,努力創造更多世界第一。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不斷提高港口運營管理能力、綜合服務能力。本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上海港未有一天停轉。截至5月底,上海港集裝箱日吞吐量回升至正常水平的95.3%。今年前4個月,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535萬標準箱,保持世界第一。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上海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

  作為上海科創中心核心區和國家級科技高地,張江科學城集聚了一批大科學設施、科學平台和一流創新型院所。2018年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張江科學城考察時強調,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要增強科技創新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創新擺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臨門一腳”,讓科技創新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中發揮重大作用。

  以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科技創新策源功能、高端產業引領功能、開放樞紐門戶功能為主攻方向,上海近年來更加注重依靠創新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滬國家實驗室建設順利推進,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開工建設,張江科學城完成擴區;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產業“上海方案”加快落實,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4件左右,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萬家。

  奮楫者先,勇為者成。上海處處湧動先行者的志氣、排頭兵的心氣、創業者的朝氣。

  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基本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特殊功能加速孕育,上交所科創板和註冊制效應不斷放大,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制度創新成果迭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全面啟動,連續成功舉辦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21年,上海市生產總值達4.32萬億元,“中國芯”“創新藥”“藍天夢”等硬核產業不斷做大做強;口岸貨物貿易總額突破10萬億元,保持全球城市首位。上海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明顯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城市軟實力全面增強。

  走出一條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新路

  垃圾分類、機場客流、河道污染……走進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大屏幕上實時跳動著當日的城市運行“體征”。分布在浦東新區的近4萬個物聯感知設備,猶如神經元系統一般,將各類數據源源不斷傳輸至“城市大腦”。

  2018年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瞭解上海在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的做法,要求上海繼續探索,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憶及當時的情形,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副主任陳煒煒仍歷歷在目,“總書記的囑托,為我們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建好‘城市大腦’指明了方向。這些年,我們一方面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能化,另一方面不斷提高精細化水平。”

  以綉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上海努力走出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新路,制定發布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意見,啟動實施經濟、生活、治理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形成“便捷就醫少等待”“為老服務一鍵通”“快捷停車助通暢”等11個數字生活標杆場景。2021年上線的國內首個超大城市運行數字體征系統,分分秒秒都在為這座城市把脈、會診、施治。

  2019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強調,要抓一些“牛鼻子”工作,抓好“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堅持從群眾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問題出發,把分散式信息系統整合起來,做到實戰中管用、基層幹部愛用、群眾感到受用。

  讓市民和企業找政府辦事像網購一樣便利,讓管理者“一屏觀全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上海進一步夯實城市治理底座,努力將治理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截至目前,“一網通辦”平台已接入公共服務事項3500項,累計辦件量達2.26億。“一網統管”迭代升級,基本建成市、區、街鎮三級平台和市、區、街鎮、網格、社區(樓宇)五級應用架構,城市運行綜合管理平台匯集72個部門(單位)的220個系統、1202個應用。

  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里”就在社區,社區是黨委和政府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

  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調研。總書記指出,要推動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資源向街道社區下沉,聚焦基層黨建、城市管理、社區治理和公共服務等主責主業,整合審批、服務、執法等方面力量,面向區域內群眾開展服務。

  “古北社區居住著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居民。我們不斷創新實踐國際社區服務和治理,由居民區黨總支牽頭,黨員骨幹帶頭,請熱心公益事業、在居民中有威望和辦事能力強的中外居民代表擔任議事員,構建多維立體的議事網絡,為居民提供四大類17項服務內容。”古北市民中心主任盛弘說。

  近年來,上海持續推動城市治理重心和配套資源下沉,推進街鎮管理的體制化機制化調整,進一步為基層減負增能。各街鎮按照統一模式規範內設機構,將街道工作的著重點由“向上對口”轉為“向下對應”;全面成立街鎮綜合行政執法隊伍,下放執法事項423項。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指出,無論是城市規劃還是城市建設,無論是新城區建設還是老城區改造,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人民群眾的需求,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走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路子,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為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上海確定人民城市建設的“五個人人”努力方向——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質生活,人人都能切實感受溫度,人人都能擁有歸屬認同。

  91歲的老勞模黃寶妹,難忘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11月在楊浦濱江人人屋黨群服務站與她交談的情形。黃寶妹說,自己見證了上海從舊中國到新中國,再到新時代的巨大變化,“以前黃浦江邊都是工廠、倉庫、碼頭,市民靠江住著卻見不到江。現在還江於民,走走看看歇歇,真愜意。”

  隨著黃浦江兩岸45公里、蘇州河兩岸42公里公共空間貫通開放,濱水空間實現還岸於民,昔日灰撲撲的工業銹帶變成今天五彩繽紛的生活秀帶,成為上海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楊浦區濱江公共空間楊樹浦水廠濱江段考察時指出,要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注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築,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

  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楊浦、徐匯、虹口、黃浦、浦東等地近年來通過工業遺存改造,形成了獨特的城市肌理和地區風貌,在公共空間貫通歷史、現在和未來。架空線加快入地,推進“城市建築可閱讀”,武康大樓等優秀歷史建築成為市民遊客“打卡地”。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27棟優秀歷史建築走出校園“深閨”,全部向市民開放。

  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均衡化、優質化水平。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上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上海市委連續6年開展大調研,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成效。制訂出台人民建議征集規定,把群眾“想法”變成工作“辦法”,把市民“金點子”變成發展“金鑰匙”。市、區兩級主動征集各類人民建議,並及時完善相關政策、措施。

  “在濱江綠化帶,開花植物占比增加了。”負責楊浦濱江景觀項目的章琳琳說,這一調整就來自市民建議。楊浦區把濱江作為人民建議征集工作示範區,在全市率先建立基層人民建議征集站。

  如今,上海城市公共服務深化拓展,“15分鐘社區生活圈”便民利民,“中心城區10分鐘、郊區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基本形成,養老服務、便民早餐、老舊公房加裝電梯等16個實事項目持續推進。

  “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我區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考察時,我們的當場辦結事項是七大類38項,目前增加到十大類80項,更好做到讓群眾少跑腿。”虹口區行政事務服務中心副主任辛立萍介紹。

  牢記總書記囑托,上海把民生工程作為民心工程,加快破解“老小舊遠”等突出民生難題。市委、市政府把最難啃的“硬骨頭”——舊區改造作為頭號民心工程,下大氣力解決,5年累計改造308萬平方米。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這一困擾上海多年的民生難題,將在今年內歷史性得到解決。

  上海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牢記囑托,砥礪奮進,就要把勇擔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光榮使命作為最有力的行動,把踐行總書記提出的重要理念作為最生動的體現,把用好總書記指導的科學方法作為最深刻的啟迪,把遵循總書記寄予的諄諄教誨作為最強烈的自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以排頭兵的姿態和先行者的擔當,不斷創造新奇跡、展現新氣象。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