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兒童新冠併發症可致命 籲青少年快打針
http://www.CRNTT.tw   2021-06-08 17:23:04
  中評社香港6月8日電/據文匯報報道,受變種病毒擴散影響,美國近月錄得愈來愈多青少年感染新冠病毒後住院甚至重症個案,當中約1/3患者需轉入深切治療部(ICU),部分州份更出現懷疑因變種病毒引起的新冠併發症。在香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亦稱,本港近970名感染新冠病毒的兒童中,3人出現嚴重症狀,呼籲年滿12歲學童盡快接種疫苗。

  疫情至今,公立醫院兒科共接收969名感染新冠病毒的未成年人士,最小只有12日大。香港醫學專科學院稱,當中3人曾出現嚴重症狀,包括一名11歲男童康復出院後四周,出現類似“川崎病”的病徵,包括發燒、出疹、眼紅、嘴變紅和舌頭腫脹,須再次入院,在深切治療部和普通科病房留醫約一個月。

  瑪嘉烈醫院兒科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表示:“家長當時照顧這名病人,每天都不知道下一步會是怎樣,只知道我們告訴她,炎症指數、心臟酵素很高,細胞因子度數很高,這些是因為新冠病毒產生的(抗體),破壞體內的器官。他媽媽向我們說,覺得小朋友度過了鬼門關。”另外兩名病人分別在患病時手指腳趾發紫,持續約一周,以及癒後出現溶血症,治療半年後病情才轉趨穩定。

  確診的兒童不少自覺癒後肺功能轉差,走兩級樓梯已氣喘;亦有約十人出現急性或癒後味、嗅覺轉變,例如聞不到蒜頭、辣椒味,嚴重者連廚房有東西燒著亦聞不到。他呼籲學童接種新冠疫苗,除了減少感染機會,一旦“中招”,引發的症狀及死亡率亦會大大減低。關日華指出:“很多都認為小朋友感染新冠病毒沒有問題的。其實我們看到剛才所提的三個(個案),正正就是例子,(證明)有嚴重個案的。”

  Alpha變種增兒童重症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最先在英國發現的Alpha變種病毒4月初成為美國主流病毒株,到上月更佔新增確診近60%,由於美國當時仍未開展16歲以下年輕人打針,致使他們很多都感染了Alpha變種。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前局長戈特利布表示,傳染力更強的變種病毒,尤其是Alpha變種擴散,很可能導致青少年住院率上升。他認為變種病毒在感染更多成年人時,亦會讓更多兒童染疫出現病徵,嚴重者需住院治療。

  4月併發症頻率增 待查關連

  科羅拉多兒童醫院兒科傳染病專家多明尼斯指出,一種名為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的罕見新冠肺炎併發症,其發病率從4月底開始上升,該病多發於兒童染疫後一個月,嚴重者可以致命。多明尼斯稱,科羅拉多州疫情正是在4月升溫,Alpha變種亦是當地主流病毒株,醫學專家需仔細研究Alpha變種是否與MIS-C有關。

  CDC在全美14個州調查發現,從今年1月初到3月底,合共204名年齡介乎12至17歲青少年染疫入院,其中64人需轉入深切治療部,10人需使用呼吸機。約2/3入院青少年有肥胖或哮喘等基礎病,但仍有約30%沒有嚴重疾病史,說明健康兒童亦有染疫轉為重症風險。

  CDC籲青少年快打針

  研究指出,青少年患者住院比率曾在1月和2月下跌,但在3月和4月明顯回升,相信與變種病毒擴散、許多校園重開,多地防疫措施放寬有關。CDC主任瓦倫斯基強調,疫情數據凸顯青少年接種疫苗緊迫性,呼籲青少年盡快打針,免於承受本可避免的染疫痛苦。

  港醫生:一般健康兒童可放心接種

  特區政府早前將復必泰接種年齡下調至12歲,香港兒科醫學院近日表示,除非有嚴重急性過敏、免疫系統失調或正接受癌症治療,或正患上感冒、發燒及腸胃炎等急性病,否則一般健康兒童都可以安心接種新冠疫苗。

  香港兒科醫學院院長謝詠儀日前表示,兒童如有感冒、發燒及腸胃炎等急性病,應康復後再接種;曾有嚴重急性過敏、免疫系統失調或正接受癌症治療者,則應先諮詢醫生,其他一般健康兒童都可放心接種。謝詠儀又指,兒童接種疫苗後也有機會出現常見副作用,包括針口疼痛、紅腫或肌肉痛、感到疲累、頭痛及發燒等,建議接種當日應避免安排活動,應多休息和喝水。有關徵狀通常一兩日會消失,家長不必擔心。

  染“長新冠”現腦霧 9歲童需坐輪椅

  許多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後,都出現名為“長新冠”的長期後遺症,美國得州一名9歲男童便因為“長新冠”影響,行動能力嚴重受損,短短兩周內便出現站立、行走困難,最後需以輪椅代步。如今漫長的康復治療成效未知,更影響全家人的生活。

  男童母親傑瑪表示,男童2月底透過快速抗原測試證實確診,在檢測前一周,他因腹痛入院治療,但出院後依然出現頭痛、腹痛、喉嚨痛和疲倦等病徵,由於傑瑪另外兩個孩子此前已經確診,她便讓兒子接受檢測,結果呈陽性。

  復康治療效果未明

  在男童確診一周後,傑瑪發現他的病情惡化,開始手腳顫抖、說話含糊不清,甚至出現影響認知能力的“腦霧”病徵(即大腦難以形成清晰思維和記憶的現象)。確診兩周內,男童出現站立、行走困難,需要使用助行器和輪椅,其後身體更加虛弱,甚至連輪椅也坐不到。男童在兩個月內4度留醫,檢查結果卻“一切正常”,直到第5次留醫前,她才在兒科醫生建議下,意識到兒子可能出現“長新冠”病徵。

  傑瑪稱有研究指出,“長新冠”病徵與慢性疲勞綜合症類似,活動困難是特徵之一。她仍擔心兒子接受的傳統復康治療是否有助康復,“我們很難找到一種方法,既能讓孩子恢復活動能力,也不會讓他承受更多痛苦。”

  美逾2000人染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美國各地都有青少年在確診新冠肺炎後,出現嚴重併發症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目前未知MIS-C個案急增的原因,但從截至去年12月中旬的數據顯示,全美共有2,060宗與新冠相關的MIS-C病例,當中包括30宗死亡個案,患者年齡介乎嬰孩至20多歲。雖然大部分年輕患者可以痊癒,但未知會否出現心臟問題等長期後遺症。

  加州15歲少年威爾遜是其中一名死於MIS-C的新冠患者,母親阿曼達表示,威爾遜本身過肥,但沒有其他嚴重健康問題,不知道為何會在確診新冠後出現嚴重MIS-C病情。阿曼達表示,威爾遜確診後獲處方抗體藥物,回家療養,但未幾就持續發燒,嘴唇和手指呈現藍色,送院後需使用呼吸機,死前威爾遜的肺部、心臟和腎臟先後嚴重衰竭,眼鼻口流血,最終腦死。

  兒童成“脆弱宿主” 美研再降接種年齡

  美國每日的新增新冠肺炎病例逐步下降,成年人大多亦已接種疫苗,但大部分兒童尚未開始打針,仍然欠缺保護,可能成為防疫缺口,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正研究是否准許11歲或以下兒童接種疫苗。美國藥廠Moderna(莫德納)昨日則表示,已向加拿大和歐盟監管機構申請批准向12至17歲青少年使用疫苗,並計畫向FDA作出同類申請。

  得州貝勒醫學院副醫療總監比塞特指出,病毒仍在社區尋找脆弱的宿主,兒童正符合這個條件。FDA疫苗顧問後日將開會,商討是否讓11歲或以下兒童接種疫苗,當局表示將就這個議題進行更多討論和索取更多數據。顧問之一的費城兒童醫院疫苗專家奧法特指出,需要就決定是否批准11歲或以下兒童接種訂立準則,包括臨床實驗的跟進時間長短,以及需達到什麼水平的保護率。

  家長或輕視兒童重症風險 講解成關鍵

  不少人一直認為兒童即使感染新冠肺炎,也不會演變成重症,令很多家長往往對安排子女接種新冠疫苗持觀望態度。不過這些家長一般並非抗拒疫苗,部分人甚至已經打針,如何向他們講解兒童接種疫苗後的影響,成為提升兒童接種率的關鍵。

  美國非牟利組織凱澤家族基金會在4月訪問近600名家長,1/3人對於是否為子女打針持觀望態度,另有1/3人表明絕對不會讓子女接種疫苗,或者只會在學校要求下才打針。得州38歲男子艾布拉姆斯4月已經接種新冠疫苗,4名孩子亦有接種其他疫苗,但他希望在了解更多數據後,才決定是否讓孩子接種新冠疫苗,形容“新冠肺炎對於兒童一般只有輕微影響”。

  佐治亞州兒科醫生戈扎表示,對疫苗猶豫的家長可分為幾類,當中包括願意為子女接種疫苗,但對新冠疫苗有保留,但戈扎發現只需解釋接種的理由,便可以說服他們。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