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讓我們看看第四個標准——同時存在若幹戰爭策源地和戰場,不同“大國”參與其中。
1937年年中,即德國進攻波蘭的兩年前,激烈的戰事已在地球上的3個地區打響:中國、非洲(埃塞俄比亞、利比亞)和西班牙。當時的幾乎所有大國都卷入其中。正是此期間,即1937年7月7日,第二場中日戰爭(我稱抗日戰爭——本網注)爆發了,我認為,應當將這天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真正爆發日。
歐洲中心主義作怪
既然如此,我們為何將始於1939年9月1日、跟中日戰爭(我稱抗日戰爭——本網注)相比不只轉瞬即逝而且只具有局部性質的德蘇戰爭(我稱蘇聯衛國戰爭——本網注),刻板且慣性地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畫上等號?為什麼將這段小插曲放到時間、規模都非常震撼的二戰的主要聚光燈下,卻將規模、延續時間、涉及領土面積都異常可觀的、發生在中國的戰爭說成一系列“意外事件”?在事關二戰起始日期的問題上,怎麼會出現如此重大的混淆不清?
我認為,罪魁禍首是對於今日世界而言古怪且陳腐的歐洲中心主義,對其而言,發生在歐洲這個“世界中心”之外的一切,都自動被視為次要的,或者說最多只值得一筆帶過。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完全可以推測這跟意識形態上的專項操作有關,意在過度強調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遺忘”武者小路-裡賓特洛甫協定,將蘇聯從二戰的受害者變成為侵略國,跟德國、日本一樣,需要為發動二戰擔責。
我們認為,這同時也是為了掩蓋那些在半世紀後成為歐盟成員的國家在那場戰爭中所扮演的充滿爭議的角色,當時,不只是一個德國,整個歐洲都在跟蘇聯作戰。
讓我們來擺事實。意大利、羅馬尼亞、匈牙利、芬蘭直接參戰,派出逾200萬士兵上前綫對蘇作戰。單是二戰期間,歐洲各國便有逾50萬人在德國黨衛軍中服役,既包括淪陷國居民,也有中立國公民。戰爭結束時,蘇聯共俘虜了23136名法國人,德國利用法國人組建了兩支人數可觀的部隊,積極參與反蘇戰爭。
為德國作戰的歐洲其他國家人員的傷亡數據更讓人震撼,國土面積并不大的匈牙利,便有809066名士兵陣亡。比利時、丹麥、荷蘭、挪威似乎沒有直接參戰,但派出了志願者,被編入黨衛軍。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從經濟上支持德國,提供資源、軍需品、勞動力。就連并未參戰、一直保持中立的瑞士,都向德國供應鋼材,德軍40%的裝甲軍備的制造都有賴於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