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電/日前,國務院核定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在中國政府網公布,總數共計762處。據介紹,本批國保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革命文物占比大幅提升,前七批國保共有革命文物477處,本批則一次新增138處。越來越多的革命文物列入國保單位,將促進革命文物保護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利於進一步發揮革命文物在服務大局、資政育人和推動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保護好革命文物,弘揚好革命精神,傳承好紅色基因,繼承好革命文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我國是擁有光輝革命歷史和優良革命傳統的國家,在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和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英勇奮鬥的壯麗篇章中,保存和遺留了豐富多樣的革命文物資源。據統計,目前我國登記革命舊址3萬餘處,與近現代重要革命直接相關事件和人物有關的可移動文物100餘萬件/套。這些珍貴的革命文物作為革命文化的物質載體,承載著革命先輩英勇奮鬥、不怕犧牲、百折不撓的革命傳統、革命精神,見證了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復興歷程,是我們黨、國家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教材,也是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深厚沃土。把革命文物保護好利用好,使其能夠持久釋放強大的紅色力量,是今天的我們必須牢牢扛起的歷史責任。
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革命文物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問題十分關心,先後作出20多次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觀點和要求,為做好革命文物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黨的十九大後,無論是在上海、嘉興、徐州,還是在於都、高台、新縣,習近平總書記到各地考察調研,總不忘去參觀當地革命舊址、瞻仰革命文物。他多次強調,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黨員、幹部要多學黨史、新中國史,自覺接受紅色傳統教育,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珍視革命文物、講好紅色故事,不僅彰顯了共產黨人飲水思源、牢記初心使命的優秀品質,也為黨團結帶領人民繼續前進提供了力量源泉。
保護好革命文物,不僅應當成為一種人同此心、眾力共襄的行動,也應當於法有據、有法可依。近年來,一系列相關制度規定先後頒布實施,如《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等,對保護革命文物進行規範引導。2018年,中辦、國辦專門印發了《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對新時代革命文物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與此同時,各地區各部門通過法律等手段,對損毀革命文物、詆毀英烈以及英烈紀念設施保護不力等行為堅決說“不”。日前最高檢發布的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中,就包括山西省壽陽縣羊頭崖烈士紀念設施疏於管理公益訴訟案和霍某侵害涼山烈士名譽權、榮譽權案等英烈保護類公益訴訟案件。向全社會公布這些典型案例,對於保護英烈和革命文物、傳承和弘揚革命精神、匡正社會公序良俗,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