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確定了澳門作為“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 |
中評社╱題:從文化澳門到人文灣區 作者:穆欣欣(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
澳門是長期實踐著文明多樣性和諧的一個地方,文化因交流而美好,因互鑒而創新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確定了澳門作為“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澳門在文化發展上的戰略目標,即“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並存的交流合作基地”,這是對澳門歷史文化的深刻歸結,也是澳門文化發展的新使命、新目標。
在北京舉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標誌著一個由中國發起倡議的打造亞洲文明對話、打造文明之美的新平台已經形成。這個平台有助加深我們對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差異性認知,從而推動文明交流;同時這個平台也讓我們看到不同的文明之美,看到文明多樣的精彩。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在這個平台上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譜寫共同的心願:期待一個和平、安寧、繁榮的亞洲和世界。
從“文明對話”反觀澳門,她正是長期實踐著文明多樣性和諧的一個地方。歷史造就了她獨特多元的文化,生活在澳門的不同族群造就了中西文化並存的澳門文化,她以包容和多元的风姿秀立於世界文明之林;而維護澳門文化的多樣性正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文化遺產、文學經典、藝術、教育、科學、信息等無一不關乎文明,文明對話、文化交流基於尊重、包容的基礎。文化因交流而美好,因互鑒而創新發展。
2019年2月18日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確定了澳門作為“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明確提出了澳門在文化發展上的戰略目標,即“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並存的交流合作基地”,這是對澳門歷史文化的深刻歸結,也是澳門文化發展的新使命、新目標。
一、中葡文化交流中心成為中國和葡語國家的合作平台
歷史上澳門與葡語系國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服務平台”是國家對澳門的重大部署和戰略定位,也是特區建設和發展的一項戰略目標。這一部署和戰略的實施與實現,同樣需要文化先行,需要人文精神的滋養和推動。由此我們啟動“中葡文化交流中心”建設工作,並於2018年舉辦了第一屆“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其中包括“中葡電影展”、“漢文文書─東波塔檔案中的澳門故事”展覽、“中葡國家文藝晚會”、以“文化的多樣性”為主題的文化論壇和“中葡國家藝術年展”五大板塊,這些活動突出多元融合的文化特徵,展現各文明之間的對話、交流的軌跡,弘揚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化成果,從文化藝術上推動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之間的互動互鑒,溝通了心靈,融合了情感,正式確立了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的文化藝術交流機制。
第二屆“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定於2019年7月舉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合作層面,舉辦以中葡文學、美食圖書為重點的澳門國際書展;中樂與葡萄牙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FADO結合的獨一無二的“絲竹與FADO”音樂會等等,這些都是因文化交流而美好的藝術呈現,將進一步體現兩種語言文化的氣質、個性和魅力,及其多元共融的歷史走向,為相關國家的雙邊或多邊的互聯互通、民心相通注入文化基因,從而為“一帶一路”建設和新型國際關係發展奠定深厚、堅實基礎。
一年一度的“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將持續舉辦下去,以此為契機,我們正在致力建設的“中葡文化交流中心”,將成為中國和葡語國家在更廣闊領域真誠合作的服務平台。
二、把中葡文化交流成果帶進“人文灣區”的建設之中
澳門、香港和廣東無論從歷史上、地緣上還是文化上,都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可謂休戚與共,血脈相連。唯其如此,在文化方面,早已建立了一個行之有效的交流合作機制,自2002年起每年舉辦一次的粵港澳文化合作會議,切實推動了三地在演藝、文化資訊、文博、公共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的合作,真正做到了精誠團結,彼此尊重、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有力地促進了區域文化建設發展,為大灣區戰略規劃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交流合作正在不斷深化。就以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和佛山粵劇院聯手打造的粵劇《鏡海魂》為例,這部原先由澳門作家創作以澳門本土歷史題材的京劇作品,由廣東劇作家進行移植改編,製作成粵劇,由澳門和佛山演員聯袂演出。經過兩年多的籌備,這部作品會於2019年“第三十屆澳門藝術節”首演,緊接著在廣州藝術節的舞台亮相。這個例子說明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合作正在向深度發展。
與此同時,澳門正逐漸把中葡文化的交流成果帶進“人文灣區”的建設之中。也就是說,中國與葡語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這兩大方向,會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融合和互補。比如,第二屆“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將會作為今年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分會場的重點節目。相信這種深度融合,將更能發揮澳門中西多元文化長期交融共存的優勢,有助拓展灣區向外延伸的空間,豐富灣區內的人文交流內涵,將文化合作做深做實。
2019年5月13日,澳門正式加入了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遺城市聯盟,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廣州同為海絲保護和申遺的26個聯盟城市。澳門的加盟,是特區政府在中央政府支持下,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澳門獨特優勢作用的成果之舉。而澳門是目前中國53處世界文化遺產中唯一一個涉及海洋內容的項目,足顯澳門文化的獨特性。
三、發揮澳門中西多元文化長期交融共存的優勢
“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並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參與灣區“人文基地”共建,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賦予澳門重大而光榮的使命。為了實現這一使命,澳門需要首先做好做強自己。這是交流合作的前提,更是發揮《規劃綱要》提出的“中心城市”“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的前提。有鋻於此,澳門會在2019年重點做兩件事:
一是推出文化傳播大使代言人計畫。大家知道,文化就其本質而言,乃是眾人之事,它涉及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文化的傳承和傳播。這正是文化局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在這一過程中,青年的參與尤其重要,當今時代最需要的創新主要在青年群體的文化傳承中產生。我們從四百名報名者中遴選出二十五位代言人,和我們共同傳承文化、創新文化、推廣文化,讓世界看到文化澳門的一面。
二是籌辦“藝文薈澳”大型文化活動,以期在廣泛並深入傳播文化的基礎上,帶動更多人直接參與城市文化的建設。為此,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今年作出了一項十分重大舉措:邀請多個外國駐港澳領事館、六大度假村和南光集團參與,共同創辦這一國際藝術盛會。對澳門而言,這不但是規模上的提升,更是觀念上的突破!
而作為核心活動的“ArtMacao國際藝術大展”,不但有澳門藝術博物館主場展、還有多個度假村和酒店藝術展、多個駐港澳外國領事館展覽,以及多個戶外藝術裝置;並有粵港澳大灣區藝術家參與進來,古今中外藝術精品匯聚其中,更有高更、吳冠中、安迪華荷等大師的傳世之作引領審美,熠熠生輝。
“藝文薈澳”三十多個大型活動相互聯繫,形成一片龐大的互動網絡。從政府、企業到藝術家和市民、遊客,都會在“全城美術館、處處藝術園”的氛圍中產生共鳴,激發出更大的參與熱情。讓藝術融入城市整體發展之中,讓文化成為眾人之事,這正是文化交流、文化傳播的美好。
參與澳門文化建設的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一國兩制”以“一國”為本,是“兩制”實施的前提和保障;以“兩制”為用,是國家和平統一方略的具體體現。“兩制”在“一國”前提下的運作中所呈現的“和合”精神,與澳門文化所追求的多樣統一格局,其思想文化內核完全一致。
澳門是長期實踐著文明多樣性和諧的一個地方,文化因交流而美好,因互鑒而創新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既然已經確定了澳門作為“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我們就需要積極努力,讓這個中心城市充分展示其應有的獨特能量和魅力。我相信,澳門文化在融入“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過程中,一定會收穫“一國兩制”踐行的成功經驗和豐碩成果。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7月號,總第25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