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籍華人學者、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納恩國際事務學院教授王飛凌。(中評社 林谷隆攝) |
中評社台中12月10日電(記者 林谷隆)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納恩國際事務學院教授王飛凌10日在台中表示,“中國崛起”有其的合理性與必然性,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口佔全世界20%,尤其在1980年後的復甦,讓中國國家力量快速崛起,慢慢成為類似“秦漢”時期的富國強軍政體。可預期中國很快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崛起的中國也意味著中方倡導的新型大國秩序,以及中國夢,將成為中華秩序的一環。
王飛凌,原籍安徽,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現任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納恩國際事務學院教授,為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FR)成員。曾任教美國軍事學院(西點軍校)和美國空軍學院。在中國大陸、法國、意大利、韓國、日本、澳門、新加坡、台灣等地的十餘所大學擔任過兼職、榮譽或客座教授/研究員。主要研究國際關係,政治經濟學和中美關係。
由中興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與中正大學東南亞與一帶一路區域政經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亞洲共同體系列論壇:中華秩序之對話”10日下午在中興大學舉行。座談會由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李佩珊主持,主講人為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教授王飛凌、中興大學法政學院院長蔡東杰,邀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黃奎博、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登及、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胡聲平等三名學者與談。
王飛凌表示,“中國崛起”有其的合理性與必然性,因為中國人口佔全世界20%,中國崛起的歷史過程歷經幾個階段,1840年到1945年是“驚醒與崛起”,1949年至1980年則是“歧途與倒退”,到了1980年後至今則是“復甦與崛起”,當中在1945年中國名列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可以視為中國取得世界大國的地位。
王飛凌強調,中國崛起的政治學“中國模式”,從洋務運動到中華民國的國家資本主義和模仿現代化,到1980年後的復歸,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力量的快速崛起,讓中國慢慢成為類似“秦漢”時期的富國強軍政體。
王飛凌提到,這彰顯在北京的財政稅收超高速增長,20多年超過30%增長率,比GDP快3-4倍,還有其他收入來源巨大,銀行、能源、運輸、電信等國營壟斷企業,加上採取國有所有土地,讓財政資源高度集中在中央,也讓中國大陸的軍費高速增長,軍費增長超過GDP增長的兩倍。
王飛凌強調,可預期是中國很快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在中國以國家力量快速崛起之際,造成近2百年一次的世界力量重組,中國是否會成為新世界領袖?崛起的中國也意味著中方倡導的新型大國秩序,以及中國夢,這都是中華秩序的一環。
王飛凌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秦漢政體是一個次優政體的選項,中華秩序是世界政治秩序的一個次優的選項,如何在讓中華文明更輝煌,可以再從中國歷史的教訓再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