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關的學習被推遲了。舉北京一家一流醫院的一名眼科醫師的情況為例。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後,她完成了一個醫生實習項目。現在是一個著名眼科醫院的眼科主治醫生。除了她繁忙的培訓計畫,她還設法發表了數十篇同行評議的研究論文。我問她做過多少台白內障手術。她說:“一台也沒有。我看了很多台手術,但從來沒有操作過。”她這個職業階段的美國眼科醫生就算沒有做過數百台這類手術,也做過幾十台了。
由於很多外科醫生只能在職業中期之後從事手術,這個體系制造的瓶頸會影響對病人的護理。例如,在中國,一半的失明病例源於沒有接受白內障手術,但卻只有36%的中國眼科醫生可以做手術。結果,中國人均白內障手術率比資源較貧乏的越南和印度還低很多,比起美國就更低得多。在美國,不足15%的失明病例源於白內障。
高水平的外科醫生常常集中在大型醫學中心,這導致小醫院缺乏有經驗的醫生,而大醫院擠滿了尋求專業醫療的病人。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婦產科醫師龔曉明(音)說,這種情況導致一些鄉村病人冬天在寒冷的北京排隊等待幾天,只為做一個簡單的檢查。(作者克裡斯托弗•馬貢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醫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