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創造平等教育機會 中國送早教進貧困地區
http://www.CRNTT.tw   2018-09-03 11:43:15
 
  除了華池縣,“慧育中國”項目也在新疆、貴州、四川、湖南和青海的部分地區實施,截至今年7月,一共聘用300多名當地人擔任村級家訪員,受益兒童近4000人。

  朱堡子村的方文哲才14個月大就已經開始學會說話,而他的母親楊曉霞(23歲)是聾啞人,父親方亮亮(28歲)只有初中學歷且患有癲癇,因此,30歲的家訪員張筱霞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方亮亮說,教育讓他們一家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他說:“我希望孩子長大後成才,考到大學文憑,到大城市工作,成為科學家,為國家做貢獻,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都有用。”

  中國扶貧事業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確保貧困地區孩童獲得平等的教育機會,其中扭轉女童多年來的劣勢地位更是關鍵。受訪村民和專家都說,男女幼童之間受教育機會的差距已在逐步縮小。總部位於加拿大的鄉村女學生教育協會,旨在為中國貧困地區女童提供經濟資助,幫助她們順利完成學業。協會至今已在甘肅、貴州和青海資助超過800名女學生的高中和大學教育。

  鄉村女學生教育協會創始人兼主席田青青說:“現在有越來越多農村家庭開始意識到,女孩畢業後經濟獨立了,她們絕大部分都很有責任感,也會幫助家裡,這是個好的觀念轉變。”

  包括“慧育中國”在內,許多農村學前教育項目都由非營利組織負責,靠社會捐款來維持運作。參與者希望,0歲到3歲兒童早期教育的具體實施方案能盡快上升到政策層面,得到財政部門的長期投入。專家普遍認為,學前教育是社會公共事業,應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參與和家長分擔為輔,全社會都要以“功在眼前、利在長遠”的精神參與進去。

  但北京學前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張燕也提醒,在決策過程中應該調研和發掘民間其他的好做法、好經驗。“我們也不能指望政府一出錢,學前教育的所有問題就全解決了。不是這樣的,我們還需要每一個人發揮能動性,做一點是一點,這個社會才會更美好。”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