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美國對華“灰色區域戰略”於事無補
http://www.CRNTT.tw   2018-08-23 10:34:14
漫畫:壁壘(新華社發)
  中評社香港8月23日電/中國人真的竊取了美國人的工作嗎?這似乎是個簡單問題,但鑒於目前形勢,這又是美中關系緊張的重要問題。如今越來越多在華美企搬到中國鄰國,許多中國制造商面臨其他亞洲發展中國家的激烈競爭。比如服裝業,越來越多美國品牌出售在孟加拉國、柬埔寨和越南等國制造的產品。再比如,美國信息產業和軟件業的許多工作轉移到印度。美國公司受到印度的時區、英語和專業人才等優勢吸引。如此說來,印度是不是也在“竊取”美國的工作呢?

  美國《外交學者》8月21日載文《解析美國對華貿易戰》,文章說,也許,整個世界都在“竊取”美國工作。全球化時代逐利的資本總是流向不發達地區,這是不可抗拒的市場力量所致。指責中國“竊取”美國工作的說法站不住腳。但美國顯然忍不住要這樣說,因為是中國——而非柬埔寨、越南或印度——相對美國的力量對比出現變化。

  中國崛起與美國相對衰落被一些人拿來說事,由此稱中國將在不遠的將來超過美國。這種對比過於簡單化,誇大了中國對美國及當前主流西方秩序構成的挑戰。中國GDP只有美國的63%,遑論美國在包括軍力、科技和全球影響力的綜合實力上擁有絕對優勢。但一些美國媒體、智庫和決策機構卻總是強調中國全方位“非比尋常的崛起和擴張”。從北京視角看,這種“捧殺”或許是種大規模宣傳攻勢,意在為實質遏制中國崛起找借口。

  從貿易戰措施看,華盛頓對北京似乎采取“灰色區域戰略”——介於戰爭與和平的一種選項。學者邁克爾•馬扎爾分析這種戰略手段,包括三類經濟措施:一是高端措施,包括封鎖、嚴厲制裁和能源恫嚇;二是中端措施,包括針對性行業打擊和有限制裁;三是低端措施,包括貿易政策和隱含的經濟恫嚇。

  特朗普政府針對中國的經濟手段從低端升級到中端,迄今還沒采取高端手段。這似乎表明,真正的權力轉移衝突尚未到來。但問題是,無論軍事衝突還是貿易戰,都無助消除大國間的分歧。國家之間和平共處涉及妥協、協調和真正的政治智慧及勇氣,當前的美中關系也應如此。這是冷戰後美國最初的對華戰略背後的邏輯。如約瑟夫•奈所說,“若我們把中國當敵人,那麼未來真的會成為我們的敵人。若我們把中國當朋友,那麼我們就可能會有一個更和平的未來。”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