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2017年10月24日,在科大訊飛(首屆)全球1024開發者節展示區內,參觀者在和智能語音機器人進行互動體驗。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7月15日電/5年前,隨便翻開一本有關中國商業的書,裡面很可能把該國的競爭力歸因於其模仿能力和成本優勢。
印度“你的創業故事”網站7月13日載文《推動中國創新繁榮的4個因素》,文章說,現在,如果我把5年前的人帶到米蘭街頭,問他們街上的那些共享自行車,他們很可能猜測自行車是中國制造的,但如果告訴他們,給騎者帶來獨特體驗的創新其實也是出自中國人,他們肯定會大吃一驚。
讓城市脫離行政羈絆:在我看來,4個因素使當今中國出現創新爆發。首先,可能也是外界認識最少的行政組織。1978年,中國開始經濟改革時就意識到,要爭取對私有化的支持就必須創造規模小而成功的樣板。1979年,珠江三角洲被選為進行這種試驗的首個場地。中央政府給予珠三角城市補貼,更重要的是,還允許地方政府對經濟政策和法規完全自主,條件是在每年經濟增長和就業方面達到確定的某些經濟目標。在創新方面,改革的關鍵是中央政府把這些城市從以計畫經濟為基礎的省內農村地區分開,允許他們實行創新的發展政策。除此之外,政府還基於各自發展表現,向這些城市分配補貼和優惠政策,鼓勵它們彼此競爭吸引企業。
把簡單的事做好:在創造培育創新前提條件方面,中國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從2000年到2014年,中國的理工科畢業生數量增加了4倍。而且,高校研發也與產業需求緊密相連。截至2014年,中國高校研發經費34%來自私營企業。2006年,中國政府公布了“本土創新”政策,此後中國大學的研究集中於開發研究,即著重於對成熟技術的市場商業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