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確信印度的勞動力價格為平均每小時92美分,而中國的勞動力價格為平均每小時4美元。他想拿這一點做文章。但按照麥肯錫咨詢公司不久前的計算,中國工人的勞動生產率要高4倍。這意味著,競爭優勢恰恰在中國方面。麥肯錫咨詢公司指出,印度工廠裝備不佳,生產沒有實現自動化,存在產品質量控制問題,而且沒有建立起供應鏈。例如,把貨物從印度德裡運至孟買,陸運價格居然與經海路把貨物從中國廣州運至孟買的價格相當,雖然運輸距離遠了4倍。印度的基礎設施也拉了企業家的後腿,雖然中國和印度電價幾乎相同,但中國極少停電,而在印度,停電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因為電力需求遠遠超過現有發電能力。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賈晉京認為,印度需要打造基礎設施、整頓內部市場秩序,只有這樣才能够建立起可靠的生產基礎。
他說,“中國之所以能够有效發展工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是1949年以來所形成的比較完整的基礎工業體系以及改革開放以來所形成的國內市場。缺乏這兩個基礎條件,印度實際上很難通過發展國內的工業來代替外國進口的產品。與此同時,在全球市場當中,中國占比越來越高,同時,國際市場的產品也越來越現代化、信息化。各國都需要一個龐大、分工精細複雜的產業體系才能够制造出更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所以中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正在變得越來越富有競爭力。在國際市場產品更加複雜,競爭更加高端化的背景下,印度本國工業很多制度層面的基礎工作沒有完成,恐怕只能朝著對中國進口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的方向走下去。”
官僚機構龐大和立法模糊也妨礙了生產和商業在印度的正常發展。在世界銀行評價各國商業環境的“營商排名”中,印度遠遠排在中國之後。雖然印度政府在2017年夏天開始征收統一的商品和服務稅,以此取代幾百種地方性稅種,但國家財政體系仍然相當混亂,印度的勞動法也不能為當地企業家注入樂觀主義情緒。
“印度制造”計畫的最初目標已經不可能達到。按照莫迪的設想,到2022年前應該新增1億個就業崗位。這個數字不是憑空捏造的:印度確實需要1億個就業崗位來解決社會問題,要知道每個月在勞動市場上都會出現10萬個新勞動力。但事實是,在“印度制造”計畫實施的前兩年,僅創造了64.1萬個就業職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