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說過最早於2019年啓動永久性空間站的主要艙室,并在未來十年的初期將空間站擴大到有2個軌道艙。中國正獨自完成這項計畫。美國在2011年通過了一項法律,禁止美國航天局與中國分享類似的知識或資源。這確保了中國仍然置身於國際空間站之外;美國從未熱衷於讓它加入國際空間站。相反,中國試驗了自己的兩個臨時軌道飛行器,最新的一個在2016年飛行了一個月。
中國最終可能派航天員赴月球。目前還沒有確定實現這一目標的日期,但在2016年,一名官員猜測,中國人可能在15至20年內登上月球表面。中國也有火星探測計畫。它計畫在2020年或此後不久讓一個漫游器登陸火星。它想在21世紀30年代的某個時候從火星上取回岩石。
中國在太空成就方面仍然遠遠落後於美國,但它在這場冷戰式的競賽中似乎并沒有屈服。它在民用太空項目上的開支遠遠少於美國航天局去年撥款的197億美元。然而,中國“固執”地追求自己的目標。
北京的目標之一是提升國內的民族自豪感。2016年,中國宣布4月24日為“中國航天日”:這是1970年中國首次衛星發射的紀念日。雖然美國的輝煌仍然是一個遙遠的目標,但中國意識到印度在太空領域取得的進展,印度是另一個追逐太空夢的發展中大國。印度正計畫今年3月對月球進行首次軟著陸,這比中國的首次軟著陸時間晚了4年多。
歐洲渴望合作。中國和歐洲科學家2003年首次聯合發射了一顆衛星。他們現在正合作研究太陽風。歐洲航天局(ESA)的宇航員最近與中國同行一起進行了生存技能訓練。歐航局官員卡爾•伯奎斯特說,一些歐洲宇航員正在學習中文,為可能的聯合任務做准備。
但美國對中國太空計畫中的軍事方面越來越擔心。維也納歐洲空間政策研究所的馬爾科•阿利貝蒂說,自2013年以來,這一點尤其明顯,當時中國表明,它可以向美國最敏感衛星追蹤的遠望軌道發射(火箭等)自動推進的武器,這表明它正在開發摧毀它們的能力。許多美國科學家贊成采取一種較為寬鬆的做法。但在“美國優先”的時代,美國航天局被允許與中國交好的可能性很小。
正如許多中國人所認為的那樣,美國的行為進一步證實了一種長期持有的觀點,即美國希望給中國崛起制造障礙。北京大學一位空間問題專家說,美國陷入了“冷戰思維”。他說,如果美國當局不希望與中國合作,那麼會有其他國家與中國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