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2017年7月3日拍攝的巴基斯坦薩希瓦爾燃煤電站的全景。薩希瓦爾燃煤電站竣工標誌著中巴經濟走廊首個早期收獲重大能源項目全面建成投產。(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1月12日電/印度安全政策專家認為,印度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因中國影響力的提升而減弱。印度近年來顯著擴大了同美、日、澳的雙邊政治、經濟和軍事關系,以尋找對抗中國的新方式。
據德國《科學和政治基金會雜志》1月號報道,中國在南亞的投資提出了一項挑戰,而印度外交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答案。印度是少數未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亞洲國家之一。
一系列最新發展表明,印度的南亞政策正在發生變化。早在2016年,印度和美國就在加強針對包括南亞國家在內的第三國的發展政策合作問題上達成一致。另一個例子是美印合作參與尼泊爾跨境輸電綫路工程。而印度和日本則在斯裡蘭卡合作修建液化氣管道。
進一步觀察會發現,這些新型合作表明印度已明顯背離以往——特別是針對鄰國——的外交政策。1947年獨立以來,印度始終自視為南亞地區的霸權。因此,它以五花八門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幹涉包括尼泊爾、巴基斯坦、斯裡蘭卡和馬爾代夫在內的鄰國的內政衝突。
印度的南亞政策轉折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實施經濟自由化改革之後。此後,印度政府不再僅僅將南亞地區視為印度安全的一部分,而是也日益將其看作急速擴張的印度市場的一部分。印度從2000年開始致力於擴大地區內的互聯互通,以振興薄弱的區域內貿易。
印度在本地區與西方國家和日本展開的新合作也將有助於抵抗其影響力的衰退。在印度外交界看來,擴大後的周邊地區包括印度洋、中亞、東海和南海之間的區域。為回應中國競爭和促進外貿,莫迪2014年將上世紀90年代中期實行的“向東看”政策提升為“東方行動”政策,目標是繼續深化同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的經濟、政治和軍事關系。
印度在擴大後的周邊地區行動的變化體現在新的和複蘇的雙邊及多邊主義形式上。2017年1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亞洲期間與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政府首腦在馬尼拉舉行會談,以期重振過去的“四方安全對話”。不管過去還是現在,對華關系始終是該對話機制的中心議題。對“四方安全對話”抱有濃厚興趣的印度近年來顯著擴大了同另外三國的雙邊政治、經濟和軍事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