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 新華社發 |
中評社香港10月31日電/經歷數十年的高速增長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為其改善自身經濟模式帶來了機會。中國希望擺脫依賴低端制造業、廉價勞動力吸引外國投資以及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的舊經濟模式。幾天前閉幕的中共十九大就此作出了明確指示。
西班牙《阿貝賽報》10月29日載文《中國打算在發展中用質量換數量》,文章說,習近平開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在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後,中國借助資本和國家的力量實現了高速增長。習近平延續了這種務實主義并力圖對中國經濟的支柱進行改革,以便適應新時代的需要。他在十九大開幕會上宣布的目標是,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領導人指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中國還需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習近平要求,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顯著增強中國經濟質量優勢。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方面,習近平指出,要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在扶貧脫貧方面,他要求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問題。同時還要加強教育、醫療、住房和養老等方面的工作。
這位中國領導人并沒有在大會上作出有關未來幾年經濟增長速度的承諾。此前,中國政府提出的今年的目標是將增速維持在6.5%左右。近些年來,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下滑,去年經濟增長6.7%,為26年來最低水平。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同比增長6.9%。十九大報告中也沒有再提國內生產總值(GDP)翻番的目標。這似乎也表明,中國已由以往追求經濟增長的數量轉為更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