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6日電/所謂“首次代幣發行”(ICO),簡單而言其實就是比特幣世界的IPO,與大家所熟悉IPO銷售股份不同的是發行人銷售的是本身的代幣 (Token) 。
據星島日報報道,近年由於一般大眾對投資虛擬貨幣比特幣的興趣漸濃,今年四月以來日韓投資者加入瘋炒,推動比特幣和其他虛擬貨幣價格屢創新高,加上不少新興網絡公司利用ICO手段集資創業,引發前所未見的虛擬貨幣熱潮,觸發多國政府的關注。
ICO形式上更像Kickstarter眾籌,創業公司通過向投資者講解企業計畫,然後通過兌換代幣的形式來籌集資金,由於這類新創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往往是基於區塊鏈技術。而區塊鏈技術簡單而言,像是一本巨大帳簿。參與這個技術的所有人都將會擁有這個帳簿的副本,但所有對帳簿的修改都需要經過系統中的大部分人認定才行。
眼下的情況是,許多大公司都開始擁抱區塊鏈技術,推動大家看好區塊鏈技術的前景。而隨著以太幣(Ethereum) 為代表、建基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運算平台出現,只需短短幾分鐘,就可以創建出一個新的代幣,降低ICO的門檻。
再者,數目有限的虛擬貨幣“大佬”比特幣,今年來升值十多倍,攀上4225美元新高,觸發沒及時上車的投資者轉向更新的ICO代幣。無怪乎ICO用得最多的以太幣,由年頭的8.5美元爆升至上月中的312美元,升幅超過35倍!
ICO之所以如此火爆,投資者實際上是在賭區塊鏈的實際應用價值,一旦成功,他們手中的代幣勢必將更加值錢。
但ICO的泡沫和集資模式其實完全脫離監管,且加密貨幣的特性,令投資者難以了解資金的真正用途。這意味項目擁有者有機可乘,利用比傳統IPO更加靈活的手段集資,有良心的可以等幣值上漲後套現,然後在幣值下跌的時候把同等數量的本金還給投資者,沒良心的,可以花掉所得本金,讓代幣自生自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