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國家‘贏了’,因為它們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危機中學到的教訓主要是自保,使自己免受易波動的資本流動的損害。”花旗新興市場主管戴維•盧賓表示。
這種自力更生的精神迫使東南亞國家積累外匯儲備來阻擊投機性攻擊。這也促使他們更依賴於自己的財富,減少對外幣借貸的依賴——在危機致使他們的本幣相對於他們的美元債務貶值時,這種依賴讓他們不堪一擊。
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這些防波堤證明了自己的價值。“該地區確實逃過了一劫……主要是因為它們部署的防禦措施。”信用評級機構穆迪的邁克爾•泰勒表示。
不過,亞洲金融風暴最堅持不懈的學生不是任何一個直接受害者。中國目睹了該地區貨幣暴跌,但確保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堅挺,中國幫助阻止金融市場動蕩的舉動贏得了華盛頓的贊譽。
在那場危機前,有人建議北京在千禧年前後讓人民幣實現完全可兌換,實際上是讓中國向國際資本流動敞開大門。但亞洲金融危機播下了中國警惕西方資本破壞力的種子。
20年後,北京方面仍然嚴格管控著資本賬戶和人民幣匯率、自由化只是逐漸地進行——天達資產管理公司的邁克爾•鮑爾稱之為“七重紗之舞”。其中一個目的是確保外國資本只能在國內金融市場發揮微弱力量。
對於世界其他地區而言,這類政策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它們意味著世界第二大股市和第三大債市基本上與全球資本流動隔絕。即便上個月MSCI明晟作出把中國部分股票納入關鍵指數的裡程碑式決定,被納入的股票也只占據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很小比重。
以這種方式,中國正嚴格按照自己的條件接納國際資本,使後來的“索羅斯們”無能為力。這是資本主義的一種幻象,資本被捆綁和約束,無法懲罰違反它那些激發活力的演算法則的人。馬哈蒂爾的勝利可能是第三手的,但亞洲已經開始思考那場爭論中他那一面的觀點了。 |